曲 征 据江苏省扬州市纪委监委8月8日通报称,7月29日,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在该检测点与广陵区湾头镇财政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王强密切接触的20多名人员被感染。目前,扬州联合村核酸检测点感染链仍在延长(8月10日《北京青年报》)。 无独有偶。媒体报道,8月1日,南京曾通报,一名两岁男童在家人排队做核酸检测期间,与确诊病例接触后被感染。 面对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再次趋紧的严峻现实,为了尽快筛选出感染者从而有效进行疫情防控,许多地区尤其是中高风险地区加紧对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这本来是疫情防控的必要手段,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组织不严谨的核酸检测竟成为传播疫情的温床。 为了短时间内遏制疫情蔓延,对市民进行核酸检测一般时间紧、任务重,在此语境之下,核酸检测点难免会出现人员聚集、组织混乱、“1米线”虚设等有违疫情防控要求的乱象。对此,相关部门应该提前有所预判,并制定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因为管理不善而让局面失控。 核酸检测点出现问题,会让疫情防控工作由主动变为被动,尤其是一旦检测点工作人员被感染,会因为其工作性质造成更多前来检测的人员被感染。如此,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前来检测的积极性,还会给防疫工作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关于核酸检测现场管理,早就有规范要求。去年7月制定的《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要求,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严控人员密度。今年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文件提出,核酸检测机构要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实现分时段、错峰采样,尽量减少群众现场等待时间。 但事实上,一些地方的检测点并未完全依据规范要求办事。比如,为了不到一分钟的检测,大批民众花几个小时排队等候,极易导致人员聚集、秩序失控。再比如,有些核酸检测点,前期工作不细致不具体,市民对于流程不够清楚,结果将大部分时间耗在了身份信息登记等流程上。还比如,动员人们前来检测的工作雷厉风行,但因为医疗资源无法支撑庞大的检测任务,造成人们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轮到自己,而在检测点时间越久,风险就越大。 笔者以为,避免检测点感染事故再次发生,有必要改进目前单一的核酸检测模式。可以考虑采用分散式、小规模的核酸检测方式,替代目前大规模、集中式的核酸检测。媒体报道,有的地方采取核酸检测进小区的模式,依照顺序一栋楼一栋楼地轮流做检测,有效避免了人员扎堆现象。也可以推行预约服务,实现分时段、错峰采样,以避免人员聚集。 实际上,不只是核酸检测要避免人员聚集,疫苗接种也需要精细化管理,避免人员扎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有些地方,疫苗接种现场队伍排得老长、“1米线”虚设,极有可能引发疫情传播。这些本来防控疫情的现场,千万不能成为疫情传播的温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