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集团通过研发创新,不断做大做强。(殷聪 摄) |
|
通过扎根细分领域,海伯集团的弓箭瞄准器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殷聪 摄) |
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句话用在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聚焦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身上,或许再合适不过。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第三批2930家企业中,宁波共有127家企业入围,占全国总量的4.33%。加上此前的55家企业,宁波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已达182家,占全国总量的3.8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逐渐成为宁波制造的新生力量,不断推动宁波制造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 殷聪 实习生 陈欣媛 “小巨人”蕴含大能量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这些蕴含大能量的“小巨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被政府高层多次提及。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我们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事实上,早在2018年,工信部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时,便已提出要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其中,“专”就是要求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瞄准特定目标市场,确定核心的业务和产品方向,集中精力深耕某一细分领域,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超越专业标准,进而成为该领域的行业典范。 “精”则是要求企业将精益求精的理念融入整个生产管理过程,搭建更为精细、高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确保各环节的运行精准、协同,提供质量更为精良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 “特”要求企业充分利用独特工艺、独特配方、特有原材料等固有优势,同时保持较高市场敏感度,根据市场走向和客户需求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服务、工艺,维持独有性和领先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新”要求企业依靠技术、工艺、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等创新手段,提供更多类型的产品和服务,深度挖掘、主动引导客户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可以说,宁波18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就是坚持走专业化的发展战略,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底,我市曾对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第二批50家企业平均注册资金6091万元,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106.35亿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约2.13亿元,同比增长9.02%。50家企业在各自产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排在全省前三位。其中,32家企业市场占有率省内第一;50家企业在2018年、2019年两年时间内,主持(参与)制(修)定标准的有37家企业。 以宁波湛京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为例,自2002年创建以来,湛京光学始终专注细分领域显微镜和和望远镜产品,主持制订(望远镜)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参与修订(显微镜、望远镜)国家标准14项。目前,该公司正在主持修订显微镜国家标准。 在最近第三批“小巨人”企业名单中,企业专精特新的特点同样明显。其中,宁波力劲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力劲集团在压铸机领域已深耕40余年,全球压铸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今年初,力劲科技将压铸机的锁模力一下子提升至9000吨,实现了对同行的完美跨越。 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致力于研发科技型产品,已在医疗器械领域扎根30余年,目前已成功开发出一次性使用离心式血浆分离器、机用采血器、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等高科技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持续添加的创新“助燃剂” 去年11月,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端大尺寸陶瓷密封环和参与设计的高性能全封闭内循环机械密封系统,被应用于构成深空测控网的大型雷达中,作为一项核心关键设备助力嫦娥五号出征探月。这也是我国首次制造出直径500毫米,能满足大型雷达应用的机械密封材料。 在伏尔肯科技的车间内,记者看到了参与探月工程的高端大尺寸陶瓷密封环。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邹东平介绍,这款看似不起眼的密封环,其价值远超一辆普通小轿车。身材虽小价值却高的根本原因就是源于它的创新性。 曾经,直径300毫米便是市场上超大尺寸陶瓷密封环的“天花板”,而伏尔肯不仅一举将直径做到500毫米,而且将它的使用寿命从3万小时提高到了9万小时,可满足兆瓦级大型雷达的应用需求。在此前的专家鉴定会上,这种高端大尺寸密封环被鉴定为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伏尔肯科技为什么能?邹东平的话简洁明了,“材料是根本,最大的优势在于自主研发,不断创新。”为了打破传统工艺的桎梏以及国外企业的垄断,伏尔肯近两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了8%。首次实现航天光学遥感用超大尺寸核心器件的一体化、超轻量化以及快速化制造;国内首创多层结构符合碳化硼陶瓷……凭借不断地创新,伏尔肯科技通过一个个技术项目攻坚,实现了自我超越。 不光是伏尔肯科技,作为中小企业,能够在产业链关键领域实现补短板、填空白,创新是绕不开的话题。在宁波18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创新可以说是这些企业的“头等大事”。 “去年,我们一次性研发的70余款医疗器械的气动元件,已逐步实现供货。预计1年至2年完成产品的全部认证后,该系列产品将为企业新增产值逾1亿元。”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继繁向记者展示了供给国内呼吸机、麻醉机龙头企业的最新产品,“你可别小看这些小小的气动元件,它们曾被国外企业长期垄断。目前,仍有不少核心气动元件被国外企业牢牢卡住了脖子。” 为打破国外的垄断局面,30余年来,亿日气动始终潜心研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2007年,有了一定积累的亿日气动开始进军汽车领域,汽车气控阀、蝶阀、手柄阀等产品的推出,让亿日气动加速壮大。“可以说,正是不断地创新让亿日气动成功打破国外垄断,迈上新的台阶。”吴继繁告诉记者,近年来,凭借在智能装备、汽车等领域的逐个击破,亿日气动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亿日气动完成产值1.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8%。 此前的调研数据显示,宁波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4%的有34家,占比达68%;高于5%的有15家,高于6%的有3家。 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如今,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已成为彰显企业灵气、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按照计划,“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培育孵化带动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 正在全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的宁波,去年7月已吹响了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冲锋号”。按照计划,我市将以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为基础,鼓励企业锐意进取,走专、精、优、特、新之路,全力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力争到2025年底,宁波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1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00家。 “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有利于各个城市形成新的增长极。”在此前市经信局举办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暨省优质企业培训提升班上,长期从事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内参处副处长王成仁告诉记者,在全国各地中,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以安徽省为例,自2013年以来共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00家,占该省规上工业企业的14%,贡献规上企业利润的20%。其中,2019年新认定的500家企业户均营业收入达1.6亿元,户均利润约1000万元,是该省中小企业平均水平的1.2倍;500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速在15%以上,有一半增速超过30%。 “宁波民营经济基础扎实,鼓励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小巨人’之路,既能满足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提升的迫切需求,也能助力宁波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王成仁说,下一步,宁波要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如何调动更多的企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是其中的关键。 在他看来,企业要走专精特新之路,专、精、特、新四个特征应相互影响,互为融合,不可分割。其中,专是大前提。在专的同时,要做到精和特。特别是发展初期,企业创新实力不足,要凭借精细化管理、精益产品以及独有的产品特性和功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专、精、特同样都需要新来支撑,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新思想、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新要依靠企业精细化管理、依托独特的市场优势发挥作用。同时,要以专为前提,集中优势资源持续增强企业竞争力。 “专精特新‘小巨人’蕴藏着大能量。相信通过政策的支持以及自身的努力,这些‘小巨人’身上的能量将被更大地激发出来,成为宁波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张新名片。”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