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陈 敏 通讯员 王佳杰 截至前天凌晨3时,北仑重点区域第二轮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中,收到的43415人份核酸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一消息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但是对于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的北仑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巧方来说,他全身的神经仍然绷得紧紧的。“疫情没有宣告结束,我们就得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您好,这里是北仑区疾控中心……”昨天上午,李巧方正忙碌地接听着电话。自从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以来,仅他一人每天就需要拨打数百个电话,目的只有一个——全面、科学、及时地分析研判疫情中的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将百姓的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8月10日21时,北仑区在宁波舟山港作业人员例行检测中,发现1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紧接着确定封闭区、封控区和风险周边区域。这些管控举措的实施,与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人员需要对每一个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展开调查,摸清他们的来龙去脉,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他们,被称为“疫情的侦察兵”,只不过侦察对象是各种各样的病毒。 北仑发现的病毒感染病例为Delta病毒变异株,病毒载量高,传播能力强,第一时间找出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遏制疫情的关键。李巧方告诉记者,从8月11日凌晨开始,市、区两级60余名流调人员就投入了“侦察”“抓捕”病毒的紧急行动。11日凌晨,滂沱大雨中,他们分成几组,奔赴多个地点开展外环境采样,几个点跑下来,天已经亮了,等大家脱下防护服时,全身都湿透了,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这只是战斗的开始,在过去的6天里,流调人员穿梭在居民区、商场、工厂,排摸、调查感染病例的行动轨迹。他们通过调查询问、分析信息、查看活动轨迹,从一张张名单和一个个看似毫不关联的信息碎片中,分析和发现传播途径,排查和保护可能的感染者。 在北仑区疾控中心,电子屏显示着该区新冠流调管理智能库的相关信息。打开一张表格,相关人员的核酸检测情况、隔离情况、树状分级信息等一目了然,李巧方介绍,这些是通过现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公安部门的大数据分析研判汇总形成的。 做电话访问的北仑区疾控中心疾病防制科副科长王赟告诉记者,他们每天不间断地打电话,短的几分钟就能解决,长的可能要好几个小时,帮助被访者回忆这段时间的行踪,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接触过的对象。 这几天,流调人员到底做了多少工作?谁也说不清,只记得,8月11日那天,60余名流调人员拨打电话2000余个,通话总时长超过300小时…… 目前,流行病学调查还在紧张进行中。李巧方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接到卫健、疾控或相关职能部门的调查电话,请不要慌张,应如实提供自己的情况,这样才有利于相关部门对整个疫情和相关脉络作出进一步的研判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