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阁博物院供图) |
|
印度神猴哈奴曼 |
|
“石中生人”夏启 “铜头铁额”蚩尤 “与帝争位”刑天 |
顾 玮 吴央央 余丹,文学博士、副教授,浙江万里学院科研部部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入选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近年出版专著2部,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专著《宋代文言小说的文化阐释》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宁波市青年优秀社科成果奖。 形象溯源 孙悟空是妇孺皆知的文学形象,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意蕴。浙江万里学院的余丹副教授介绍,作为中国早期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西游记》的成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关于孙悟空的形象原型,有很多人做过研究,她将其概括为三类,分别是“国产说”“进口说”和“混血说”。 所谓“国产说”,就是说孙悟空这个文学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派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鲁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无支祈)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唐代李公佐的《古岳渎经》里有一个经典形象叫无支祈,鲁迅认为,这个形象的一些特征后来被吴承恩移植到了孙悟空的身上。 《古岳渎经》记载,有渔人夜钓,发现吊钩勾住了一条铁索链,渔人找了很多人来一起往上拉,还是拉不动。此事惊动了地方长官,组织了50头牛来拉铁索。于是看到了惊人一幕:“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髻,雪牙金爪,怆然上岸,高五丈许……”巨兽是什么?多年以后,李公佐在书上看到,才明白原来是大禹治水时的水怪无支祈。 与鲁迅持相同观点的人很多,他们认为孙悟空的形象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因素,除了无支祈,还有其他一些渊源。如《西游记》里写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在中国古代传说里,著名的“石中生人”是大禹的儿子启。后来的学者顺着鲁迅的思路,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不断找到一些和孙悟空相似的形象,如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争位的刑天,以此证明孙悟空是“国产”的。 此外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里,猴精是频繁出现的主角。如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里的白猿,晋干宝《搜神记》里的猴精。《搜神记》里的猴精形象在后世小说中还不断被发扬光大,在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宋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明拟话本《陈丛善梅岭失浑家》中,都有猴精的影子。 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则提出另一观点,“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在印度最古的纪事诗《拉麻传》里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胡适提到的《拉麻传》,意为“罗摩传”,为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之子,被流放12年,其妻悉多为魔王所掳,在猴王大将哈奴曼帮助下救回。 哈奴曼与孙悟空之间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哈奴曼的本领是长生不老、力大无穷、可以腾飞,面容和身体可以随意变化。他的武器是一根虎头金棒,斩妖除魔,匡扶正义,曾火烧楞伽城,大闹无忧园。 胡适认为,古代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很有可能哈奴曼的故事随着佛经早早传入中土,对孙悟空形象的演化和定型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有不少人赞同胡适这个观点,季羡林也赞成“进口说”。 第三种观点是“混血说”,认为孙悟空可能由中国传统志怪中猴精形象发展而来,也借鉴了印度神猴的形象。 “人们不断从各种古籍中寻找孙悟空的蛛丝马迹,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因为这个形象非常有吸引力。”余丹副教授说。 魅力解读 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魅力何在?余丹副教授提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解读: 其一是人性光彩。人们喜欢孙悟空,仅仅是因为他本领高强吗?不是,《西游记》里比他本领高强的有许多,但孙悟空身上体现了物性、神性和人性的统一。 物性,猴的外表和习性。孙悟空不喜欢吃人间的烟火食,喜欢吃果子;一刻闲不住,走路没有正形,总是蹦来蹦去;在七十二般变化时,由于猴子自身的一些特点,会露出马脚。这些都是孙悟空身上的物性。 神性,神的能力和归宿。孙悟空长生不老、力大无穷,有铜头铁额、火眼金睛,有七十二般变化,取经成功后成为斗战胜佛。这些体现了孙悟空的神性。 人性,人的感情和弱点。孙悟空很讲义气,对自己的猴子猴孙很好。他结交了很多朋友,在取经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到人帮忙。他对师父很有感情,在三打白骨精后,由于猪八戒进谗言,孙悟空被贬回花果山,自由自在的他并不快乐,说自己“身在花果山,心逐取经僧”。孙悟空身上也有很多人性的弱点,最明显的弱点是急躁、冲动,还很有虚荣心,要面子,争强好胜。但恰恰是这些弱点,让他显得非常鲜活和可爱。 其二是自由精神。孙悟空身上有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反抗意识和自由精神。他自称是花果山天生圣人,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不伏阎王老子,不伏玉皇大帝,不伏如来佛祖。这样的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里是不多见的。他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肯定个体价值,这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集权的时代背景下是石破天惊的。 其三是英雄气质。在西行路上,可以看到孙悟空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英勇无畏的精神、聪明乐观的性格。小说里,孙悟空虽然本领高超,可苦头也没有少吃,但除了最初一次因野性难驯想要回花果山外,其他情况下都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而且这个英雄有着诙谐乐观的性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耍嘴皮子,还可以笑得出来。有时候他还很有智慧,比如变成牛魔王的样子骗取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又变成小虫子飞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余丹副教授说:“只要你还有赤子之心,就一定会喜欢孙悟空这样一个形象。” 哲理和意韵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被称为心猿,甚至有诗句直接说“心即猿猴意思深”。“心猿是什么?心猿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躁动不安的心灵。《西游记》诞生于明代中后期,它和当时盛行的心学思潮不无关系,知晓这个背景对我们深刻地了解孙悟空的形象会有帮助。为什么说孙悟空就是我们自己?小说里透露的很多线索可以得到印证。”余丹副教授解释。 孙悟空拜在须菩提祖师门下,祖师的洞府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是一个字谜,谜底是“心”字。孙悟空跋山涉水找到的师父原来就在心里。小说里还有一段话,“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层出不穷的妖精,都是象征,“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早在明代,就有人揭示了这一层隐喻关系。明谢肇淛在《五杂俎》里指出,“《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 心猿与心学有什么关系?心学由宋代陆九渊开创,明代先贤王阳明将其发扬光大,提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物”“求放心,致良知”“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宋代正统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理学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有一个客观存在的至高无上的天理,人们要遵循天理的要求,泯灭自己的欲望,以此达到道德的完满。而心学认为,心外无物,只有心才是天地万物之主。用什么约束自己的行为?王阳明认为是良知。 王阳明的心学在晚明影响很大,有很多人解释和传播他的学说,产生了很多学派。思想界的代表人物是李贽,他用一种稍显过激的形式表达对于个性解放的追求。在文学领域也掀起了主情的思潮,比如以“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主张“性灵说”。汤显祖的《牡丹亭》,则表达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观点,以此对抗森严的礼教。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于这个时代的《西游记》里才会有石破天惊的孙悟空形象。 回顾整部《西游记》,孙悟空一开始的状态是“放心”,无知无识地从石头里蹦出来,完全依照自己的本心,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想去学艺,学成后,上闹天宫,下闹地府,还是放纵自由的状态。之后,孙悟空被压山下不能动弹,整整500年,“饥吞铁丸,渴饮铁汁”,这是“定心”的过程。跟着师父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的漫漫长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就是“修心”。 “如果我们用心学的理念解读《西游记》和孙悟空,实际上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余丹总结道。 (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