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里书外的岁月褶痕

——陈子善《梅川序跋》读后记

    蔡体霓            

    

    读陈子善《梅川序跋》是很有趣味的事。书名题签为钟叔河先生,副标题是“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过去30年间,我亦买过几本钟叔河、陈子善二人写或编的书。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为他人的作品所写的序跋,其中包括他的前辈、同行和学生等;第二部分是为自己的作品所写的序跋。用他的话来讲,即是作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查证,通过序跋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若干发现和见解,也是一种有意思的尝试。

    在这些文字的风景里,我独爱那种有情味的地方。在《〈自画像〉题记》里,陈子善说“自画像二”是关于读书、编书、访书、买书若干文字的汇集,不过,起“自画像”这个书名,开始还真有点犹豫,因多年前他的学术随笔集《素描》出版后,曾被一些书店营业员误以为是讨论绘画技巧的书陈列在美术柜;这次“自画像”的书名,有人觉得很别致。他就写道:“那就‘自画像’吧,即便再被误解一次,也值。”

    几年前,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过陈子善的《浙江籍》。在自序中,他说自己关注和研究现代作家祖籍何处,生于何处,长于何处,他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求学过程和生活经历,与他们的创作有无关联,如有,又是什么样的关联,这些问题都很值得研究。此书写了49位浙江籍现代作家。他说,朱自清、巴金等几位作家祖籍都在浙江,把他们归入“浙江籍”作家中,应该是完全可以的。写过的浙江籍作家已遍及浙江全省,尤以杭州、绍兴、桐乡三地人数最多,这又是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

    陈子善的序文,能切实抓住书和人的特点。在《说新编〈郁达夫游记〉》里,他指出,郁达夫的游记正是继承了“人文化”和“文化人”的中国山水游记传统,不仅文笔优美、写景细腻,而且多引用历代名家的笔记和游记,多引用古典诗词和联语,也多引用方志和乡邦文献,这些引用又恰到好处。更难得的是,郁达夫的山水游记中始终有一个有着丰富的风景阅历的作者在,有一个活生生的郁达夫在,这就形成了郁达夫山水游记特别显著的标记,也凸显了郁达夫个人独特的“风景的发现”。

    一些书、一些人的往事余韵悠长。在《〈签名本丛考〉楔子》一文中,作者拍得施蛰存先生的第一部散文集《灯下集》,开明书店1937年一月初版,系其毛笔题赠沈从文的。“拿去给施先生看,没想到他老人家不以为然,说‘你花那么多钱干什么!’吓得我把请他在书上再题几句的话咽了下去。”不过,陈子善还是认为,签名本有其特别的价值,或许也可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新的切入口。

    有一篇《琐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黄裳先生的交往》,作为黄裳纪念集《榆下夕拾》的代序。其中记载的一段往事蛮有味道:“这次在福州路上海旧书店见到黄先生,真是巧遇;更巧的是,我刚买到他的散文集《新北京》,上海出版公司一九五一年一月再版本,列为‘散文新辑’之一,售价四角。此册是图书馆剔旧书,书品一般,但机不可失,当场请黄先生签名。他在前环衬上大笔一挥,‘为子善同志题 黄裳 一九八六.九.十五’。谓黄先生兴致不减当年,独自逛旧书店。”

    记着书,记着人,书里书外有着岁月的褶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