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殷聪 宁海县委报道组 蒋攀 通讯员 冯一飞 4000多家模具及关联企业,年销售额600亿元,约占全国比重21%,其中铸造模更是占全国六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作为“中国模具之都”,宁波有着傲人的实力。但是,宁波模具产业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宁波一批模具企业正加快向下游延伸,通过延长产业链,开启新的拓展之路。 加速发力 行业龙头挺进新赛道 电机定转子铁芯精密冲压模具约占全国25%的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或许几年前,这还是震裕科技的主要标签,但如今,通过向汽车零部件产业延伸,震裕科技已成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上市以来,震裕科技与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签订的采购订单额已达6.77亿元。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188.31%。其中,锂电池结构件出货量持续增长,实现营收6.03亿元,同比增长347.85%,成为其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从传统模具制造到抢占新能源汽车新赛道,震裕科技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背后是先行先试以及过硬的模具核心技术。 “当时,国内不少电机行业的客户找到我们,希望我们从上游的模具开发向下游零部件转型。不同客户抛来的橄榄枝让我们嗅到了商机。”震裕科技模具事业部总经理周茂伟告诉记者,自2013年起,震裕科技凭借多年的模具开发经验、技术积累以及持续不断的高精设备投入,将业务成功延伸至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驱动电机铁芯以及动力锂电池结构件的制造领域。 不光是震裕模具,宁波方正也在加快向下游汽车零部件产业延伸,去年该企业的汽车安全功能件已进入批量生产;相隔不远的宁海第一注塑模具同样不甘示弱,其生产的汽车头枕以及后排扶手总成已成功打入小鹏、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一批模具行业的龙头企业正依托模具“工业之母”的特性,加速培育新的增长极。 双轮驱动 基于模具而又走出模具 “模具企业向下游延伸,源于模具行业的特殊性。”宁波方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平告诉记者,模具属于典型的非标单件生产,零件繁多、结构复杂、工艺步骤多,加上订单的随机性较大、设计变更多、质量要求高、交付周期长,即使一家企业长期占领行业制高点,也面临产量的天花板。更何况模具大多做的是单件流,需要不停地跑市场、跑客户,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尽管我们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该产品未来市场空间较大。”杨国平说,相比于模具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就像火车,尽管起步时可能较慢,可一旦研发成功投入生产后,回报周期较长。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脱离模具,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基于模具而又走出模具。在杨国平看来,长期积累的模具生产经验,为企业向下游延伸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新兴领域的拓展需要原有产业提供的补给,通过持续不断的投入、创新,才能更好地挺进新兴市场。 “能够成功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延伸,正是得益于模具板块打下的扎实基础。”宁海第一注塑模具董事长鲍弋告诉记者,公司创立于1984年,是宁海最早的民营企业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公司便成功研制了全国第一套双桶洗衣机模具,为后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正是因为有了原有家电的底子,才能让我们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时,及时向新的领域延伸。”鲍弋说,2013年,企业开始向零部件领域延伸,从最初的注塑件到汽车的包覆件,再到现在的后排扶手总成。而这些,都是基于模具产业的基础。 量力而行 切勿相互攀比盲目跟风 “能够在新的领域开疆拓土其实并不容易。”在震裕科技模具事业部总经理周茂伟看来,进入新赛道前,需要审时度势,判断该赛道是否仍属于新的风口,产品是否有技术门槛,护城河或者行业壁垒是否够高。与此同时,企业要确定核心团队能否支撑企业做出新的部署,能否依托目前的行业基础,为产业链延伸提供保障。 以震裕科技为例,震裕科技新的业务增长点属于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三电系统(电控、电池、电驱)的配套产业,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蛋糕的不断做大,震裕科技做的是市场不断扩大的增量,而不是深挖行业的存量,未来前景更为广阔。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0万辆,渗透率也提升至9.4%,这意味着每十个购车用户中,就有一个用户选择新能源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的市场更大。它不单能给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还可覆盖储能领域、各类新型能源设备领域以及其他未来的产业升级,未来市场比新能源汽车要大得多、广得多。 “震裕科技近年来实现快速跃升的背后,除了自身的基础,同样得益于企业的提前布局以及持续不断的投入。”周茂伟说,以研发投入为例,震裕科技在汽车行业持续下滑的近三年,仍砸下了大量的研发投入,为其赢得了加速发展的先机。 “随着宁波模具产业的不断壮大,模具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向下延伸产业链是绕不开的话题。”市模具协会相关负责人说,但在向下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模具企业应量力而行,切勿盲目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