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一阵敲锣打鼓,以为什么喜事儿,往窗外一瞧,原来邱隘的小公园又开始演戏了。 邱隘小公园外侧有一块圆形的水泥地,这成了邱隘百姓的小剧场。每晚六七点钟,夜幕初合,西天云彩红蓝交杂,正被宝蓝渐渐覆盖,令人心生喜悦。 “演员”们各就各位,中间是电子琴,两侧呈扇形排列着二胡、中胡、琵琶、阮,还有一架大提琴。小凳上的乐器更多,鼓板、大锣、小锣、小、铃铛等,都是伴奏用的。演奏者面前各自有谱架,上面夹着一盏小灯,放着大大的越剧曲谱。演奏前他们不断地试音、调音,拉二胡的老大爷,手腕上的手镯金光闪闪,那位敲快板的大伯金戒指也明晃亮眼。他们大都年逾花甲,虽是业余,演奏起来却十分投入。 观众陆续入座,塑料凳子围着“小剧场”,不少饭后散步的老头老太也在此停下脚步。老太太们穿着花色的宽松裙子,摇着蒲扇,有的手持小风扇;穿着背心的老头儿们听得更是摇头晃脑,渴了就喝一口自带的茶水。 舞台以公园里的绿树浓荫为背景,两位身穿长裙、身材高挑的中年妇女拿着话筒率先开唱,话筒对着拉杆音响,唱出来的越剧洪亮缠绵,江南丝竹开始纷纷奏响,像是满树的百鸟闹腾起来。舞台虽简陋,却一点也不缺少热情与欢呼。只听“小姐,小姐……”一声声叫唤,把人带入经典故事的悲喜中,动情处令人声泪俱下,愤怒处令人义愤填膺。轮到一位老大爷上场了,什么“城隍庙,城隍庙,城隍庙里好热闹……梨膏糖,假发套,鸽蛋圆子千层包……”诙谐幽默,喜气洋洋。紧接着《楼台会》《五女拜寿》《黛玉葬花》轮番上演,观众的心绪跟着演员千转百回,一曲落幕,掌声四起。 有些人干脆坐在公园边的石柱上。有一位观众跷着二郎腿,张望着演员,合着他们的拍子打着快板,他的快板很长,声音脆响,完全忘我地沉浸到节奏里,让我看到一个戏迷的痴。 也有不少开电动车路过的,干脆停下来,坐在电动车上观看。还有一对骑小三轮的老夫妻,把小三轮抬到“剧场”边的石阶上,老头儿跷着腿坐在小三轮上欣赏,妇人一脸痴迷状。仔细看,亭子里还有古稀老人拄着拐杖背着“剧场”,闭眼聆听。 唱着唱着,沪剧也插进来了,“燕燕也是太鲁莽,有话对婶婶讲,我来做个媒,保侬称心肠,人才相配门户相当……”一曲落幕,一位戴眼镜的老大爷抢过话筒,不会越剧,便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众人狂赞,拍手称好。 戏迷们凑在这儿举行自己的音乐会,这世俗生活看上去真是温馨美好。也许,这是许多老百姓一天忙碌下来最放松的一刻。无论演奏、演唱或是聆听,都是精神享受。随着悠长的越剧声,时间似乎被慢慢拉长,生活的脚步渐渐放慢。 晚风徐徐,香樟树叶随风起舞,观众们神情惬意,陶醉其间,拉二胡的老大爷中途抽着一支烟,烟雾缭绕,如戏,似梦。有些观众不忘拿起手机拍些照片,录个视频,传与朋友分享。好戏会让人看到世间善恶、美丑,体味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世世代代的人都爱看戏、听戏,人们懂得生活即便再苦再累,也总要创造幸福、快乐。 谁知竟飘来几滴不易察觉的细雨,一滴,两滴……“哎哟!落雨了!”一位老太拍打了一下蒲扇嚷道。雨来得猝不及防。“明朝再来!明朝再来!”观众纷纷离场,演奏者也开始收摊,他们把曲谱小心地装入袋子,收拾好乐器,而此时,演唱者正唱得尽兴,都来不及收住最后一个声调。雨,却下得越来越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