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9月1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进出口总值连续16个月正增长后

一线外贸再迎“大考”


梅山港区解封当日,工作人员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单玉紫枫 摄)

宁波五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品字标”团体标准。(受访者供图)

曾被总书记称为“有灵气、有活力”的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单玉紫枫 摄)

    

    

    

    

    

    

    

    

    记者 单玉紫枫 

    

    一场秋雨延绵多日,宁波天气明显转凉。

    前天,看着沪铝指数那道陡峭的红,宁波五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和钦有些疲惫,“原材料已经涨疯了,铝锭价格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海运费也在节节攀升。眼下企业只有在提升产品构造、增加技术含量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竞争优势。”

    尽管当前宁波进出口总值已经连续16个月实现正增长,贸易额连创历史新高,但圈内人都意识到,“热闹”之下,隐忧重重。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指出,下一步,中国外贸增长将逐步放缓,明年的外贸形势可能很严峻。

    一直“亮眼”的宁波外贸,也即将迎来一次“大考”。

    

    

    三大考验 海运、成本与订单

    

    

    

    春江水暖鸭先知,水寒亦然。

    “截至目前,全国进出口总值连续14个月正增长,宁波则是连续16个月正增长,这说明我们复苏得更快、更早;相应地,当外部形势严峻的时候,身处开放一线的宁波,也可能更早迎来考验。”市商务局局长张延说,今年1月到8月,我市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规模占到全国的3.08%,比去年底提升了0.04个百分点。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高歌猛进之下,大部分外贸企业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赔钱赚吆喝”也大有人在。

    近期,我市对年进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1982家重点外贸企业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显示,63%的企业反映订舱难已成常态:过去从宁波到美国东部的海运周期只需30天,现在已经延长到平均90天,甚至120天。“一箱难求”下,运价也持续走高,宁波到美国东部的集装箱运价已经突破2万美元/TEU,比去年9月上涨了近1.5万美元/TEU。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市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单箱平均货值不到3万美元。

    货值几乎与运价相当。加之8月份以来,疫情、台风等因素叠加,影响了港口及各大码头、堆场、仓库作业,本就脆弱的海运供需更是雪上加霜,企业进退两难。

    再看成本。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5、6、7月份PPI同比分别上涨9%、8.8%和9%。前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8月份PPI同比上涨9.5%,已创下了13年以来的新高。

    “在慈溪、余姚,家电企业普遍反映原材料成本增长了20%至30%,但对下游客户只能涨价10%左右,中间的差额需要企业自身消化。”张延说,上游涨价,下游压价,买方市场下,价格传导变得非常困难,外贸企业被夹在了“三明治”的中间。

    本周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度升破6.45,创3年来新高,一年内升幅超过12%。反观我市服装、纺织、制鞋、家具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仅有4%至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直接覆盖企业所有利润,弱化我市出口竞争优势。

    世贸通、慈溪进出口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显示,在这样的形势下,由于大量中小微企业议价能力较弱,客户渠道较窄,当前易受上游涨价和下游压价两头挤压,企业新接的订单往往无利润甚至亏损,不少中小微企业无奈选择不接单、少接单。

    不敢接单的同时,更大的考验还来自订单流失。

    去年以来,由于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全球需求向我国倾斜,海外订单像雪花般飞来,推动了我国出口持续高增长。但在当前,疫情变化使防疫物资出口需求量大幅下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启动重新开放计划,收窄了“宅经济”需求,家用电器、家具等耐用品出口增速正逐渐回落。海外客户近岸采购趋势也更加明显,采访中,不少企业反映,由于运价上涨抵消了原有的成本优势,一些欧洲客户已将部分订单就近转移到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

    

    政府接招 宁波实践,松绑赋能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困难普遍存在,但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

    基于对国际经贸形势的科学研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多次强调要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即便是在外贸形势整体向好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也从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外贸行业转型发展。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相关部委也在积极推动各类业态融合发展,外贸功能集成联动,累计出台近200项改革措施,持续为新业态新模式松绑赋能。

    以跨境电商为例,作为当前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

    

    最强的一种外贸新业态,商务部出台了多项支持措施。我市推出宁波细则,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创新突破。今年,我市新增7个省级公共海外仓,现有海外仓210个,面积250.2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国的1/9和1/6。前7个月,我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022.4亿元,增长28.4%,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对于令各方头疼的海运问题,商务部已会同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在增加集装箱供应、提升海运运力、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

    在宁波,相关部门主动出击,一些好的实践已经落地。8月10日,“致远洛杉矶”货轮驶离宁波舟山港码头,标志着宁波直达美国洛杉矶的“鄞贸-洛杉矶”快航航线正式运营,一直为出货难发愁的宁波喜时达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谢文浩终于松了口气。

    小船快速直达,破解物流痛点。“通常我们说的远洋巨轮是1万TEU甚至2万TEU集装箱船,这么大的装载量注定了货轮需要在沿岸多个港口停靠,耗时费力。”业内人士指出,快航航线则不然,只需集合企业需求,向船公司争取装载量为2000TEU左右的小集装箱船,以联合包船形式,实现点对点发货。由于没有中途靠港,大大缩短了行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一整套破解外贸企业物流瓶颈的“宁波方案”已经酝酿成型——

    

    “具体将围绕扩货源、促谈判、本土化及去中间化这4个方面展开。”政策起草人、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扩货源,指我市将推广创新单港靠单港的中美快船直达模式,组织发动相关协会和外贸企业,确保相对集聚稳定的货源。提升快船在国内港口之间的装卸作业等便利化程度,为其提供绿色通道。

    促谈判,重点在于组织外贸企业抱团与航运企业集体谈判。依托全市外贸龙头企业,探索组建外贸企业海运联盟。举行海运供需对接会,由联盟与船公司、货代企业开展量价平衡谈判,争取以量换价。

    本土化,即加快建设本土航运快线,建立自己的航运队伍,提供基本的运力保障。尤其是针对我市外贸企业欧美市场出口集中度高、集装箱需求大的情况,依托本市航运企业优先发展1000TEU至3000TEU的远洋快线。

    去中间化,指引导重点货代企业根据不同贸易条款进行前瞻性谋划和研究,支持更多外贸企业出口采用CIF条款。“现在我市一些头部外贸企业,比如豪雅、遨森,均采用了CIF条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跳过物流中间环节,与船公司签订直接合同,对货权的掌控度也更高。”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也是外贸企业下步的发展方向。

    

    “熊”来了 你必须跑得比对手快

    

    

    

    对全市2万多家外贸企业来说,这样的“大考”,其实可以换算成一个更简单的博弈题:“熊”来了,你必须比对手跑得快!

    走进宁波五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浙江省企业记忆之窗”,时光仿佛闪回到改革开放初期:从1981年创业时的第一台冲床,到车间下线的第一个铝制水壶,再到1994年首次赴广交会的临时进馆证……一件件带着历史印记的藏品,无声地诉说着企业勇闯世界的峥嵘岁月。

    11天前,这里又迎来一件最新“物证”,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印发的关于批准发布“品字标”团体标准《商用铝合金深锅》的通知。作为这一标准的起草方,五谷的制造实力得到了官方背书。

    从最初贴牌的“小打小闹”,到自主创牌的“大刀阔斧”,再到作为行业龙头参与制定“品字标”标准,负责人黄和钦坦言,创业40年,大大小小的考验经历了不少。但关关难过关关过,正是这些宝贵经历,帮助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超越了对手,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

    40年,彼时的辉煌与经验,转化为此时的收获与启示。

    黄和钦说,今年初,公司就确定了17个目标任务,除了申报“品字

    

    标”、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还有打造国家级“小巨人”培育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等,现在正按计划持续推进中。

    放眼全市,转型升级始终是宁波外贸的关键词。今年以来,我市新增4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获批“浙江出口名牌”83个,均位居全省第一。积极培育外贸新增长点,获批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试点,出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举措,在自贸片区推进二手车出口试点。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若干意见(试行)》,筹划“外贸优品汇、扮靓步行街”出口产品转内销系列活动,目前已有15家企业获评全省首批双循环“领跑者”企业。

    前天,新版《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发布,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的新型光电互补电站名列其中,这是该公司继去年尼日利亚综合能源项目入选中非经贸合作案例后,在非洲大陆的又一个典型实践。“得益于坚持自主品牌,创新驱动,这两年来公司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动力装备方面增长了50%,海外业务也持续稳定增长。比如新入选的项目中,把光柴互补作为独立主电源,这还是全球首例,未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社会效益。”负责人吴杰告诉记者。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面对新一轮的“大考”,我们相信,火热的码头边,有外贸企业面对艰难时一以贯之的勇毅与笃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