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运动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代“飞毛腿” 传奇永不灭


楼文敖

伦敦奥运会比赛照

楼文敖在伦敦奥运会比赛中(视频截图)

上海愚园路岐山村

1948年5月20日,《中国内幕》上刊登的《长跑怪杰楼文敖》一文。

全家照

楼文敖(中)在美国参赛时与王正林(左)等合影。

    【编者按】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和2020东京奥运会上,以杨倩、石智勇、汪顺等为代表的宁波运动员,摘金夺银,让世人看到了宁波竞技体育的强势崛起。而追溯宁波体育的历史你会发现,还有许多骁勇善战的健将,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面目模糊。本期介绍的楼文敖,出生于镇海沙河村,上世纪中叶驰骋于全运会和奥运会的赛道上,屡创佳绩,成为名震一时的长跑奇才。    

    

    项 杰

    

    两年前,镇海区作协受镇海政协所嘱,组织部分会员编写镇海“四古”历史文化一书,记录当地的古碶、古塘、古桥、古道。撰写《和尚塘头沙河市》一文时,我曾去沙河村采风,从而知晓在新中国成立前,沙河是镇北非常重要的一个集镇,其地势平缓,水网纵横,绵延入海,水陆环境得天独厚,诚如史料所记:“沙河开埠,舟楫穿行,货船密布。两岸杨柳依依,屋舍绵绵,小桥纵横。”

    历史上沙河出了多位有影响的“宁波帮”人士,如祝忠棠、楼其梁等,特别是沙河积善堂陈家长房陈运忠,他继承父业,在沙河陈家祠堂旁修建陈家学堂,启用新式教育,为镇海地区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文化英才。

    走访中,笔者第一次听到了楼文敖这个名字。镇海区马拉松协会总顾问何国丰告诉我:“小时候就听父辈们说起,阿拉沙河头有一位聋哑人,叫楼文敖,曾在陈家学堂读过几年书,后来跟随父母去了上海。楼文敖跑步非常厉害,当年名气像打雷一样响。所以我经常在协会里与会员们讲述这位长跑奇才的传奇故事,以此激励会员。”

    楼文敖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好奇,经过一番查考,这位如今年逾百岁的故乡游子,面目逐渐清晰。

    ■马路清洁工的孩子

    据1948年5月20日《中国内幕》上刊登的《长跑怪杰楼文敖》一文介绍,楼文敖,浙江镇海人,1919年出生于镇海沙河楼家。家境贫寒。他父亲曾在当地鱼行做伙计,育有四个子女,楼文敖排行老二。日寇侵华、镇海沦陷后,为了生计,楼家举家前往上海,父母以做清洁工为营生,当时住在上海愚园路岐山村。

    楼文敖并非天生残疾,他3岁时因患伤寒,一连数日高烧不退,神志不清。一天半夜,他突然怪叫一声,之后便听不清、说不明了。他小时候曾在老家沙河的陈家学堂读过几年书,但该校是新式学堂,以数学类课程为主,楼文敖不感兴趣,上课时经常感到烦躁,一赌气逃出校门,死也不肯再回去。年长后到了上海,由于聋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天就跟着父母一起上街清扫。

    1943年前后,总有一群青年健步如飞地穿梭于楼文敖父母所清扫的上海街道、里弄。领头的叫王有富,他在自家门口开了家小杂货店,是个卖针头线脑的小商人。因为喜欢体育,每天一大早,王有富召集一群志同道合者一起跑步。跑步途中,王有富看到一对清洁工模样的老夫妻,带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儿子一起清扫街道。王有富随后发现,这个年轻人有点“古怪”,每当王有富的长跑队伍经过,他总会一言不发地跟着跑上一段。

    王有富感到好奇,一次悄悄跟在楼文敖后面,结果碰上手拿笤帚的楼父。楼父道出了原委:这个年轻人是他的儿子,叫楼文敖,3岁时因病成了聋哑人,现在只能靠当清洁工维持生计。王有富说,“既然他没什么正经工作,就和我们一起练长跑吧,说不定将来会有出息。”楼父二话没说,便应允了。

    ■首次参赛即夺冠

    从此,王有富成了楼文敖的启蒙教练,常带着他到虹口公园田径场训练。楼文敖是聋哑人,与人交流有诸多不便,但他有一股“憨劲”,练习长跑,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平时,他双腿上常各绑着一只小沙包,每天清晨便起身到附近的中山公园跑步,若遇大雨就在家里跳跳蹦蹦,一刻不停。

    王有富确实是个伯乐。那年上海市在虹口田径场举行田径运动会。楼文敖第一次参赛便获得1万米比赛冠军。一跑成名,楼文敖再也不用扫大街了。为了让他专心比赛,有关部门让他挂靠在虹口公园名下,做公园管理员,领着一定的薪水,还管一日三顿。

    楼文敖参加比赛有两条规矩:一是要大奖杯,二是要有“大伙佬”(即大人物)到场。缺少其中一条,他就拒绝参赛。这个“规矩”缘于他参加的一次比赛。那次比赛获奖后,上海市消防大队的大队长亲自为他颁奖。在他看来,能与这样一个大人物握手,是非常体面的事情。

    1946年6月,楼文敖以32分56秒4的成绩打破当时1万米全国纪录。在1947年的上海市运动会上,他又以32分38秒的成绩,打破第9届远东运动会上日本运动员创造的32分42秒6的1万米亚洲纪录。随后,他曾创下31分27秒4的个人最好成绩。两项成绩均被列为旧中国的正式田径比赛最高纪录。

    ■出征美国引起轰动

    据上海市政协文史委、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文史委所编的《体坛先锋》中《杰出的残疾运动员楼文敖》一文介绍,1948年,楼文敖曾赴美国参加多次长跑比赛。1948年3月,他与另一位长跑名将王正林去美国参加波士顿长跑赛,结果,楼文敖夺得冠军,王正林名列第二,楼文敖得到游览美国的奖励。之后,楼文敖和王正林又先后在美国加州参加1万米、5000米和10英里等比赛。楼文敖不负众望,一举夺魁。

    相关情况,1948年3月29日至4月16日,当时国民政府所办的《宁波日报》,曾五次予以连续报道——

    3月27日,长跑健将楼文敖、王正林在加州圣巴巴拉参加1万米长跑,参赛者共12人,楼文敖以31分57秒的成绩夺冠,亚军为一美国长跑家,竟落后楼文敖达一圈半之多,王正林则紧接第二名之后获季军;

    3月29日《宁波日报》以“加州万公尺长跑楼文敖荣获第一”为题加以报道;

    4月5日的《宁波日报》提及“楼文敖在美第二赛又获五千公尺冠军”;

    4月13日,对楼文敖在美十英里赛跑又获第一予以详细报道:“楼文敖顷以惊人之速度,跑完加州柏克莱青年会举办之十英里赛跑,渠之成绩为五十五分二秒,胜过其他十二位参赛选手。第二名克宁落后约二百五十码。”报道还指出,“长跑名将楼文敖在美国的比赛,美国体育界人士均为之刮目。”“美国田径队总教练克隆威可和长跑权威包佛等人认为,楼文敖最宜于万米,王正林最宜于马拉松。”

    ■全运会上连夺两冠

    1948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全运会上,楼文敖作为上海体育界的代表人物,大放异彩,他被组委会选为开幕式火炬接力手中的最后一棒,在万众瞩目下跑进了主会场。

    5月8日下午,全运会5000米决赛引人注目。参加比赛的共有43名运动员。下午4时15分,运动员在东司令台围成双行起步。“楼文敖一马当先,空军队的于希渭、海军队的刘景琨紧蹑其后,但未及一圈即告摆脱。而大队人马则落在于、刘两人数十米以外。及第七圈始,楼文敖曾被于希渭追及,于希渭一度占先数米。但至第八圈时,楼文敖仍捷足先登,恢复其领导地位,以迄第十圈跑完,到达终点。”比赛结果:第一名上海楼文敖,第二名空军于希渭,第三名海军刘景琨,第四名台湾陈万生,第五名河北于盛泉,第六名联勤安本全。

    1948年5月9日,《申报》报道:“五千公尺决赛场面紧张,楼文敖创全国纪录。”当日《宁波日报》用“全运第四日五千公尺长跑楼文敖一马当先”为题报道:“今日下午田径中精彩节目,为五千公尺决赛。新近游美归来之吾国长跑怪杰楼文敖,于本届大会中初展身手,以16分08秒成绩打破王正林保持之17分13秒全国纪录。当此一结果由扩音器宣达全场时,数万观众咸报以热烈掌声。”

    1948年5月12日,宁波《时事公报》以“一万公尺决赛 楼文敖又破纪录 成绩三二分四七秒”为题,用较多篇幅报道全运会一万米决赛。当日《申报》报道:“八万观众看万米压轴戏,‘哑将’楼文敖一路领先……”并配发万公尺决赛起点、第一名楼文敖到达终点、楼文敖与第二名刘景琨握手等3张照片。

    在此次全运会中,楼文敖一人独得5000米(16分08秒)和10000米(32分47秒)两块金牌。当时人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他的身上,媒体称其为“今日中国田径界最出色的一个人”。

    ■“哑将”出征伦敦奥运会

    1948年,中国要选派运动员参加在伦敦举行的第十四届奥运会,楼文敖作为第七届全国运动会5000米、10000米两项纪录创造者自然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但他聋哑人这一身份,差点让他去不了伦敦。

    据曾经与楼文敖有过多年之交的上海老体育记者马友于在《我熟悉的楼文敖》一文中回忆,当时,有人认为楼文敖是残疾人,出去参赛会“有损形象”,但反对者认为:楼文敖是国内长跑项目的顶尖运动员,无人可以代替。而持这种想法的人居多数,楼文敖才得以成行。就这样,楼文敖成为中国跑进奥运会的第一个聋哑运动员。

    马友于说:“楼文敖在伦敦奥运会中的比赛不算成功,但非常卖力,比赛经过十分不幸,别人比赛中受伤或遭遇挫折,可以向他人诉说。可是楼文敖没有这个条件,因为他是哑巴,正应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那句老话。”

    楼文敖在7月31日参加1万米长跑比赛,本来也被中国代表团寄予希望。楼文敖穿着刚刚买来的新钉鞋兴奋地走上比赛场,呀呀地欢叫着,不时向代表团成员挥手。马友于认为,楼文敖不但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长跑选手,在国外也小有名气,抵达伦敦后,当地媒体对他进行过重点报道。作为残疾人参加这届奥运会,楼文敖是唯一一个,在历届比赛中也不多见。马友于坦言:“如果当时有残疾人奥运会,楼文敖必将为中国争得名次。即使按照楼文敖训练最好的成绩,他在伦敦奥运会也能获得1万米的名次。”

    ■“要命”的新钉鞋

    楼文敖平时比赛只穿胶底运动鞋,但在奥运会前的训练中,教练给他换上了长跑专用的钉鞋。在教练看来,给楼文敖穿上专用长跑钉鞋,无疑会提升比赛成绩。谁料,这一改变给楼文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枪响,出发,加速,几个步骤很快地完成。开始,一切还顺利,楼文敖保持在第一集团。楼文敖兴奋地向前跑着,强手越多越能激发他的潜能。“啊——”楼文敖突然叫了一声,脚下一阵疼痛,脚步随之减慢。后面选手一见,立刻加紧脚步,飞快地从楼文敖身后赶上。楼文敖也想再次加速,脚下的疼痛却使他无法用足气力。原来,新换上的钉鞋出了问题,一颗鞋钉从鞋底顶了出来,不偏不倚地顶在楼文敖脚下的支撑点上。

    中国代表团成员开始纳闷,按照楼文敖的体力,不会刚跑到一半就没了力气。台上的队友们大声为楼文敖助威呐喊,代表团指导变得急躁起来,用近于呵斥的声音催促楼文敖快跑,连他们都忘了楼文敖根本听不到他们的呼喊。

    比赛结束了,楼文敖虽然没有像有些选手那样中途退出,但在完成全部赛程的17名选手中名列最后。当暴怒的指导冲到楼文敖跟前想问个究竟时,楼文敖却一脸无奈地脱下跑鞋,递到指导面前。看到楼文敖脚下的斑斑血迹,又摸摸鞋底突出的鞋钉,指导懊悔地摇摇头,无奈地拍拍楼文敖的肩膀,向他跷起大拇指。

    ■弥足珍贵的纪念章

    有了一万米比赛的教训,为了让楼文敖跑好马拉松,全队上下开始为楼文敖寻找合适的跑鞋。但寻遍全队,只找到薄底的跑鞋。战后的伦敦一片萧条,想在当地临时购买已来不及,注定要失败的楼文敖只好穿着不合适的跑鞋加入了比赛队伍。

    马拉松比赛的发令枪一响,楼文敖按照代表团指导的意见挤在第一集团。这是楼文敖第一次跑马拉松,初生牛犊的他并不在意周围强手的实力,只管一个劲向前冲。前五千米,楼文敖稳居第二,跑到一万米时,楼文敖位列第三。留在主体育场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听到广播中的报告,兴奋异常,虽然离比赛结束为时尚早,但代表团中几位官员已经开始测算楼文敖的得分。当时,我国代表团的其他项目已失去得分可能,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楼文敖的这场比赛。兴奋中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不知道,楼文敖此刻已是强弩之末。伦敦高低不平的道路以及脚底磨起的血泡,让这位“哑将”吃够了苦头。楼文敖的脚步由快至慢,眼睁睁地看着其他运动员从自己身边超过;慢慢地,楼文敖脚步沉重得无法抬起,由跑步变成了慢走,最后,孤零零地站在赛道上,停下了脚步。他的眼中含着泪水。

    当代表团成员找到楼文敖时,楼文敖是被收容车拉回到体育场的。看到亲人,楼文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放声痛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脱下跑鞋用力向地面砸去。

    楼文敖的这次奥运之旅,尽管失败了,但败得光明磊落。此届伦敦奥运会,楼文敖最终只获得一枚一万米的纪念章,但他的名字已被永远地记录在奥运史册。

    ■扑朔迷离的结局

    1948年末,楼文敖受香港南华体育会的邀请去了香港,之后,又去美国参加比赛。而媒体记载的有关楼文敖的消息也截止在1949年。

    谈到楼文敖的结局,作为老朋友的马友于显得有些伤心。“1949年,楼文敖与王正林在一个经纪人的带领下去美国参加比赛。根据我了解,楼文敖和王正林如果取得冠军,就能够获得在美国巡回和回程的飞机票,结果楼文敖得了第一。但那个经纪人将游览和回程的机票换成船票,将那一部分差价私自扣了起来。楼文敖后来知道了此事,在美国就与这个经纪人彻底翻脸。他和王正林坐船到香港后,路费已经不多了,又得到上海正在打仗的消息,他们也不敢回上海,王正林就把楼文敖带到香港上岸,给楼文敖在香港南华体育会管辖的一个游泳馆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可没多久,王正林也神秘地消失了,只剩下楼文敖孤身一人在香港,于是与内地断绝了联系。”

    楼文敖的结局究竟如何?有传言说楼文敖于上世纪60年代在香港去世,也有传言说他后来把妻子从上海接到香港,并在香港安家。楼文敖最后的命运究竟如何,似乎成了一个谜,他的身世有待热心人士进一步查考。

    从镇海沙河村、上海愚园路出发,到伦敦、波士顿、香港……从一把笤帚开始,到一只畚箕结束……楼文敖默默无语地跑完了自己的一生。

    一代“飞毛腿”,传奇永不灭。

    (本版图片由项杰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