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旻)昨日,《陈振濂学术著作集》在第七届浙江书展上正式首发,以“‘先行·引领·创造’——20种学术著述的‘提要’与‘关键词’”为主题,陈振濂在书展现场向读者比较完整地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著作集。 从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硕士毕业论文《尚意书风郄视》开始,陈振濂40年间笔耕不辍,以高等书法教育为原点,进行了书法、篆刻、绘画、诗词多方向、跨专业、横向纵向的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现场,陈振濂透露了不少学艺路上的小故事,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的前辈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影响:“当时我的毕业论文拜托沙孟海老先生过目,他让我先放着,抽时间再仔细看。后来我取回来的时候,发现论文里夹着200多张纸条。我当时说,您要是直接给我批注在论文上多好啊!他说,这些全部是建议,值得采用的就用,觉得没用的就把那个纸条抽掉……” 那时候,沙孟海先生已有八十多岁高龄,而陈振濂只是20多岁的年轻人。40年过去,当年的年轻学者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书法理论界的一面旗帜,他的研究成果、学术专著、思维创新,也影响了更多的书法学子。 40年过去,有些早期出版的著作已经不容易找到原版,比如《篆刻艺术学通论》《民国书法史论》《中国画形式美探究》等。于是,上海书画出版社与陈振濂商量,请他自己梳理一下,选择20种学术专著,重新配图、录入、编辑校对,将他认为最有学术价值的成果重新推荐给当下越来越多的书法学子。 经过5年努力,《陈振濂学术著作集》在本届浙江书展上完整亮相。在出版感言中,陈振濂说:“感谢上海书画出版社以一种对历史负责,还原、寻找已有发展脉络的姿态和‘初心’,又凭借着编辑们任劳任怨、经历五年,搜寻各种几十年前的旧书旧版本(当时原书寻找困难,甚至连我自己也没有保存,而且还没有电子稿),不厌其烦,作重新的录入制作,这样上千万字的大规模文字著作编校,真可谓是艰难险阻、砥砺前行。而且,每一阶段编成三到五种面世,必举办‘新书发布会’活动以广其传。这些过往至今历历在目;于我,是特别感动于心、铭记于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