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仁 “建设文化强省”“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前不久召开的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浙江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了全面谋划,站位高、格局大、定位准,其中传递的信息振奋人心,而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与引领。 浙江是经济强省,也是文化大省。过去一个时期,各级在抓好经济综合实力提升、不断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舍得在这方面投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亲自擘画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宏伟蓝图,并高瞻远瞩地作了全面部署,启动实施了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构建起浙江文化建设的四梁八柱。浙江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背后靠的正是各项政策的硬支撑。 文化是一种最核心、最持久的竞争力。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实力的比拼,某种意义上拼的也是文化。为了保持和巩固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暗中较劲”。如,古城西安立足于构建“有组织管事、有资金做事、有空间干事、有章法理事、有平台促事、有人才成事”的良好发展格局,加大财税、土地、金融、贸易等扶持力度,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契机,聚焦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先锋城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让这个年轻的城市在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方面,获得了新的空间和潜力…… “十四五”时期,浙江推进的“文化大省”建设,并非是文化建设领域的“小修小补”,而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全方位、制度性的重塑。立足于“五大高地”“十大新突破”的定位,我们既要看清自身的优势所在,更要紧盯未来发展方向,找准存在的短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加强文化政策的引领性、创新性,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完善相关机制,重塑文化政策体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以往的、历史的情况看,评价一个政策是不是“好政策”,是不是有力有效、受欢迎的政策,关键要看其出台的时机,是不是“知时节”。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如果错过了农时,耽误了“育苗”“拔节”“灌浆”等关键节点,付出再多的劳动,恐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文化政策的引领性,也应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决策有力,更待政策发力。着眼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各级当不等不靠,抓紧政策的谋划、储备和推进实施。特别是针对引领性、创新性等问题,应对过去的政策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打出新一轮的政策组合拳,在“打造文化精品力作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壮大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提升思想文化传播能力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等重大现实课题上,拿出更管用的、更贴近时代发展要求的办法。 文化政策能否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精准”二字很重要。一方面,“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政策支持的领域很多,我们不能搞“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方式,必须采用“精准滴灌”,把政策的养分精准地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比如,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保护和提升,对传统戏曲的发展,对文化精品力作的打造,以及对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培育等,必须体现公共财政政策的“担当”。而对于一些能够交给市场的,则应大胆地放手,让市场更好地配置资源。 另一方面,提升文化政策的引领性、创新性,并非简单的“财政掏钱”“政府买单”,而是要综合施策,加强现有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比如,针对一些文化产业项目落地难问题,可以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盘活存量房地资源,在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可利用的传统院落、传统商业街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转型兴办文创产业园区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我市和丰创意广场、江北文创港的建设等,就是这方面的生动实践。好的政策,一定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