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档案赋能学党史 学史力行接地气

——用好用活档案资源,让服务更有温度

百年风华 红色印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图片展

宁波市档案馆库房

市民在查阅档案资料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海曙区档案馆查档窗口体验档案查询工作

    

    

    

    

    

    

    档案赋能学党史,学史力行接地气。

    今年,我市档案部门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彻到档案工作每个环节,用科技的“速度”与人文的“温度”,不断提升档案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 者 王 佳

    通讯员 毛芳芳

    俞 刚 周文娟 

    

    强化文化担当 学习教育“活”起来

    

    

    

    今年“6·9国际档案日”之际,在宁波轨道交通甬城惠客厅,一些市民和旅客停下匆忙的脚步,在一块块展板前驻足参观。同样的场景,陆续出现在全市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乡镇街道和社区。参观者通过展板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宁波的奋斗历程,重温充满宁波元素的红色记忆。

    这是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围绕“档案话百年”主题开展的“看档案、知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微展览”巡回展。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在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的基础上,挑选契合主题的珍贵历史图片,精心设计展板内容,让历史说话,用档案发声,助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遍地开花”。

    市档案馆推出的《百年风华 红色印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图片展》《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全景式展示百年征程,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

    “让孩子走进海曙区档案馆,能看到海曙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基因,了解海曙蝶变的历史,这个文化阵地太棒了。”宁波市实验小学六年级任同学的妈妈吴女士表示。她还动员女儿及其同学参加海曙区档案馆展厅志愿“小小解说员”活动,“通过解说档案内容及其承载的文化,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滋养,也得到锻炼和成长。”

    今年,海曙区档案馆推出了“奋斗百年路 奋进新征程”“曙地金融 货币传奇——海曙区金融货币档案史料展”等展览,同时利用馆藏多媒体资料库,开设“红色档案讲堂”,定期邀请专家、档案文化志愿者讲述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利用查档大厅,让高年级学生体验窗口查档工作,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前往体验。

    市和区县(市)综合档案馆通过全方位开展档案征集、“三重一特”档案进馆等方式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同时通过展、编、宣、教等各种形式,加强对档案的开发利用,让档案走出库房“用”起来、“活”起来。

    深入挖掘区内地域文化资源,拍摄档案微电影和专题片,让沉睡的古老档案绽放活力,传承地域文化,服务乡村振兴。

    通过连起“档案+文化”一条线,依托村庄各具特色的档案资源,从红色根脉、新农村建设、水利、家谱族谱、古树名木、古村落等方向深入挖掘,建立起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档案,全面打造乡村档案文化品牌。

    有的地方还专门出台村级合同档案专项管理办法,以便更好地发挥村级合同档案在解决村级矛盾纠纷、保障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凭证作用,更好地服务乡村基层社会治理。

    

    数字精准赋能 档案利用便捷安全

    

    

    

    陈女士在金华工作,因干部人事档案需要,在“浙江档案服务网”上提交申请,向宁波市档案馆发出查档请求,查询其1990年至1994年期间在宁波师范学院读书时的信息,用于补充人事档案。“当天就有了答复,我的学籍档案找到了。”陈女士高兴地说。

    民生档案利用的需求往往在时间上比较迫切,利用者通常抱着“跑一次”甚至“跑零次”的想法解决问题,这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查档“命中率”,我市档案部门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建立了涵盖全部馆藏的目录数据库,并不断规范条目的科学性。“比如任免通知,我们在建立这一条目时,会将通知中提到的人名全部输入,这样检索就更为精准。”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

    鄞州区档案馆接收了区人社局一批年代久远的有重要民生价值的档案,包括社保业务档案13338卷、招工名录330卷和知青花名册36卷。招工名录和知青花名册这批老档案,涉及人群近些年都将面临退休,对群众工龄和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有着重要的凭证参考作用,数量虽然不多,却涉及约3.6万人。鄞州区档案馆会同区人社局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字迹辨认、核实比对和扫描著录,做到招工单位、人员姓名和招工性质等信息著录齐全、完整、准确。

    为档案利用者提供快速准确服务,市档案部门充分利用档案数字化成果,在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查档方式,如电话查档、微信查档、邮件查档等,跨馆出证,以适应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不仅如此,市档案馆贯彻落实“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改革举措,开通了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市民沈先生匆忙间忘带了身份证,按照以往,因无法核实身份,很大可能就是“空跑”了。自启用了“无证明查档”后,这一窘境就破解了。

    在征得沈先生的同意后,市档案馆窗口工作人员登录电子证明服务系统,选择人脸识别,输入沈先生的姓名及身份证号,拍下沈先生无遮挡正脸照片,点击提交验证,等待了2秒,验证通过。沈先生用电子身份证明顺利查阅到开放档案。

    今年,市档案馆联合一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区块链在档案数字资源可信认证研究中的应用”项目上榜2021年度宁波市区块链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项目。

    无钥签名区块链技术通过对数字档案添加可信任的“电子标签”,提取数字指纹,保证数字档案在形成之初、办理流转、共享利用、长久储存等各个环节的原始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电子文件(档案)在各环节不被篡改,实现数字档案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管理和可信溯源。该项目深入研究了“无钥签名”技术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原理、方法,在档案数字资源的可信认证应用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单套制的档案管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持,为档案工作战略转型提供帮助。这是继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以来,市档案馆主动对接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不断探索科技创新与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积极服务数字化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

    

    档案显底蕴 服务惠民生

    

    

    

    老三进鞋店、楼茂记酱园、升阳泰、寿全斋、四明药房、天胜照相馆、赵大有……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印迹和文化符号,老字号凝聚了数代人的乡愁。

    为老字号品牌传承保护提供助力,市档案馆在指导促进老字号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加强老字号史料收集记录整理、推进老字号档案资源共建共享、深化企业档案利用和老字号档案信息开发等方面“主动出击”。加强档案培训指导,协助档案查阅利用,合作开展老字号档案编研,在宁波档案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档案原创微文,宣传老字号文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鄞州区档案馆,藏有1045卷上世纪50年代原鄞县境内各村的农业税档案,其中1951年的是农业税与土地证照费征收清册(抄本),有101卷;1954年的是农业税土地产量分户清册,有944卷。

    1951年档案里登记的以城市户籍为主,清册内容比较简单,一户只有一条信息,就是户主姓名、村名、人口数、土地面积等内容。1954年档案里登记的以农村户籍为主,清册内容比较详细,包括户主姓名、村名、土地坐落和面积、房屋数量和面积等信息。

    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地登记证和房产登记证档案已很少见了,百姓要想查找当时的房地产信息比较困难,因此这些农业税档案里的土地和房屋信息显得较为珍贵。不少祖籍是鄞县、现已定居外地的社会人士纷纷来馆查找他们的祖辈、父辈等在鄞县的房地产情况。

    和往年一样,鄞州区档案馆今年接待了100多位这类查档者,“据我们定期的查档回访统计,有人以查到的农业税档案作为依据,根据相关政策最终获得他们应得的财产。”鄞州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

    学党史,办实事。在档案为民服务工作推进过程中,市和区县(市)综合档案馆始终把便民利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不断深入挖掘档案资源、不断拓展档案服务领域的同时,优先将和群众密切联系的民生档案接收进馆。目前,民生档案占到馆藏总量的40%以上,包括婚姻、知青、学籍、住房和用地、出生医学证明、收养档案等众多门类。

    从近些年我市档案利用情况分析结果来看,档案利用目的除用于编史修志、学术研究、为各部门工作作参考外,占据最大比重的是为落实政策、享受福利待遇、生活补助等提供档案证明。从档案利用类别看,民生档案利用率在50%以上。查档者通过查阅婚姻档案、精减知青档案、学籍档案、介绍信、工资单、出生医学证明等,用于独生子女申领补贴、办理退休计算工龄、证明学历、购买房屋、出国旅游等。在民生档案远程利用平台上,婚姻档案的利用率居高不下。

    “通过档案利用数据分析,看到市民档案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日益成为档案利用的主角,通过利用档案来落实解决相关事宜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市档案馆已为2403人次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其中涉及民生档案利用服务的有1812人次,占比达75%。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