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化松岙镇橘子挂满枝头。(余建文 摄) |
|
夏追国的橘园里,“宫川”蜜橘即将上市。(余建文 摄) |
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李贤君 金秋季节,象山港畔的奉化松岙镇橘子熟了。黄澄澄的橘子挂满枝头,果农们迎来忙碌的采收季。 柑橘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而松岙镇又是宁波传统的柑橘产区,小小的柑橘是当地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在近40年发展历史中,松岙的柑橘产业几经沉浮,既有过“高光时刻”,家家户户争着栽种赚钱,也遭遇过乏人问津、大面积砍树的“至暗时刻”,乃至到目前,仍磕磕绊绊。 “松岙能种出好橘子,橘乡的牌子不能丢,要让农户重新看到希望。”松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松岙镇以产业示范园区为先导,积极研发与引进柑橘新品种、新技术,探索柑橘鲜果、柑橘衍生品和柑橘文化体验相结合的复合发展之路,打响柑橘产业振兴“突围战”,帮助农户增收。 松岙蜜橘的“沉浮史” 位于象山港北岸的松岙镇丘陵绵延,略带沙性的土壤、温润的气候,是种植柑橘的一块天然宝地。 相传早在南宋末年,松岙就有人栽植柑橘,至今有近800年历史。农人把橘树芽嫁接到枸橘树上,逐步培育幼苗,成片栽植橘树。到新中国成立前,松岙一般的大中户人家,几乎都会栽种橘树。 松岙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徐亚军介绍,上世纪60年代起,松岙的几个村陆续推广种植橘树,面积迅速扩大。1985年,淡溪村有了第一家罐头厂。到上世纪90年代,松岙镇柑橘种植面积8000余亩,每年可产橘子2000多万公斤,年产值3300多万元,成为宁波重要的橘子产区之一。 那时候,仅松岙一个镇,就有三家罐头厂,生产的橘子罐头销往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家,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这是松岙橘子最辉煌的时候,松岙的农民几乎家家种橘子,主要种晚熟的尾张蜜柑品种,卖给工厂做罐头,收益很不错。”徐亚军说,1997年,镇里还注册了“松溪”商标,“松溪”蜜橘先后被授予国家无公害食品、宁波市名牌产品等荣誉。 2000年前后,罐头厂因为外贸订单骤减,尾张蜜橘的收购价“断崖式”下跌,从每公斤1.6元降到每公斤0.4元,甚至不收购,结果出现了政府动员各界购买“爱心橘”的情景。饶是如此,依旧没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户难题。 “这是柑橘产品单一化带来的危机。”徐亚军说,尾张蜜橘这个品种味道蛮甜的,但是个头小,且果肉与橘皮相分离,只适合做罐头。要是当鲜果卖,颜值不高,缺乏竞争力。从当初的致富橘到后来的“伤心橘”,很多农户忍痛将大批橘树砍掉,柑橘产业一直走下坡路。目前,松岙柑橘种植面积缩减到3500亩,不及全盛期的一半,其中三分之一种植早橘。 瞄准痛点,引新品调结构 “松岙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合种柑橘,若放弃这一产业,很可惜。”松岙镇农办张江锋说,松岙的山上只能种柑橘,但柑橘这条路,怎么走下去才能走“活”,农户和镇干部都在苦苦思索。 “与周边宁海、象山等一些柑橘大镇相比,松岙的‘短板’比较明显。”徐亚军说,目前松岙的橘子,处于无品牌、无示范基地、无市场竞争力的“三无”尴尬境地。全镇3500余亩橘子中,大户种植的有700来亩,剩下的2800余亩是散户种植,每家仅有几株、几十株橘树,缺乏规范经营的合作社和农业公司。 镇里种橘子的农户,大多六七十岁,全凭经验种,缺乏技术培训。眼下是早橘采收的高峰期,农户的销售渠道主要靠路边摊,产品品质没有统一标准,也卖不上好价钱。 今年,松岙镇在沿海中线西岙村村口,建了一个临时柑橘交易市场,方便农户售卖,减少以前在路边随意摆卖带来的交通安全事故风险。目前,每天有二三十户农户进市场销售,早橘平均售价每公斤10元。上汪村农户汪美开种了600多株早橘树,他告诉记者,辛苦一年,橘子卖两万多元,刨去化肥等成本,净利万把元钱,“早橘一向卖不了高价,可换别的品种,又不懂”。 “松岙的柑橘哪能几十年不变,品种一定要换。”松岙最大的柑橘种植户夏追国这样说。老夏的橘园面积有60亩,他自己投资搞了个柑橘研究所。走进老夏的果园,枝头果实累累,“这片基地我种了宫川、象山红等9个品种的橘树,每株树下埋了几百斤河泥,肥力特别足,果子长得特别好,宫川到11月中旬就能批量上市。”老夏说,他走的是精品路线,待橘子成熟了才卖,单果直径6厘米左右,大小基本一致,味道够甜,经常有游客组团到果园采摘购买,每箱50元还供不应求。 张江锋表示,松岙柑橘要打“翻身仗”,必须要调整结构,选择种什么,十分重要。一株橘树寿命五六十年,得找到适合种植、同时又受市场欢迎的品种。淡溪村从20户农户手中流转50亩柑橘田,重新挖沟埋渠,并从象山购进260多株“红美人”橘苗,邀请专业技术团队进行指导。村干部说,今年橘苗已全部种下,接下来还要建大棚,部分5年生的树苗,到明年就可批量产果,“我们通过村集体运作的方式,对农户起到带头作用,鼓励他们改进品种,适应市场所需,提升附加值。” 产业重组,文旅融合谱新曲 从2019年起,松岙镇加快推进柑橘产业调整,重新树立“松岙蜜橘”品牌,出台政策鼓励村集体开发低坡地种植新品种柑橘。 徐亚军说,经过多方论证,决定把“宫川”作为松岙蜜橘的主打品种,一来是“宫川”栽培管理技术已十分成熟,二来市场认可度高,产量也不错,单株多的可采收100公斤左右。在西岙、上汪、街横、淡溪四个村,375亩老橘园中的“罐头橘”尾张,换成宫川早橘和由良。去年,镇里在街横村小沙湾地块,建设松岙柑橘产业示范园,今年又新栽柑橘120亩,有脆蜜金橘、甘平、明日见等11个新品种。 “我们与区农商集团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以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新品种引进与试验基地、种苗繁育推广基地为载体,构建柑橘产业振兴发展新平台。”徐亚军说,要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柑橘种植,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转型,打造现代农业“集团军”,延长柑橘产业链。 松岙镇已经为柑橘产业重新振兴谋划了新蓝图,以柑橘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心”,以“橘光山色”风光休憩带为“线”,串联柑橘科学试验核心区、农旅融合深度体验区和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力争打造浙东沿海地区柑橘产业振兴发展示范区和橘农增收样板区。 目前柑橘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改建工程基本完成,今后将成为游客接待、柑橘展示销售和技术推广培训的场所。松岙镇党委主要领导说,松岙还要打“文化牌”,充分发挥柑橘文化、山海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推进柑橘产业向绿色安全、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生态高效转变,实现多业融合、跨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