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1月0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峰型拉尼娜来了,今年冬天会很冷吗?


制图 张悦

去年12月底,农户在大棚外安装加温设备,以免作物因寒潮受损。(资料图片 孙吉晶 摄)

    

    

    

    

    记者 厉晓杭 通讯员 顾思南 傅华英 

    

    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寒潮来势汹汹,中央气象台于昨日18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这是今年以来首个寒潮黄色预警。受寒潮影响,昨日20时至8日8时,我国自西北向东南将有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至10℃。

    10月25日,国家气候中心发文确认,10月份已进入拉尼娜状态,今冬将出现拉尼娜事件。

    此次拉尼娜事件并不寻常,而是一次双峰型拉尼娜。在此次拉尼娜之前,2020年至2021年冬季已经发生了拉尼娜事件。因此,这次拉尼娜将是今年发生的第二次拉尼娜,也是接踵而至的双峰型拉尼娜,对大气的影响当然更加显著。

    拉尼娜事件会导致今冬气温偏低吗?今冬是冷冬吗?带着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气象专家,请他们作出专业解读。

    

    拉尼娜事件会带来冷冬吗

    全球变暖,拉尼娜“制冷”效果或打折扣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异常气候现象。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持续发展,10月8日以来已连续24日偏低0.5℃以上。根据预测,今年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的定义包含几个要素:一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这个地方的海温状况,是判断拉尼娜的基础;二是异常偏冷,拉尼娜是海温偏冷而非偏暖,偏暖则是厄尔尼诺;三是大幅持续,不是所有的偏冷是拉尼娜,要偏冷到一定程度、偏冷持续很长时间,那才是拉尼娜。

    拉尼娜事件会带来冷冬吗?气象资料显示,通常在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欧亚中高纬环流的经向度大,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活动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易较常年同期偏低;同时,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条件总体偏差,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地区降水易较常年同期偏少。

    气象专家对21世纪以来发生的拉尼娜事件的综合分析表明,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总体上较常年同期偏低。

    专家解释,海温对气温的影响,只有通过对大气环流形势的影响才能表现出来,达到一定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导致冷冬和南方降水偏少的概率确实大。

    但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根据国际气象组织的规定,我国于2002年开始启用1971年至2000年这30年冬季(即当年12月到来年2月)的平均气温作为常年值(气候平均值),自2012年1月1日起,则开始使用1981年至2010年新一轮的平均值作为常年值或气候值。冬季冷暖现象可分为暖冬、冷冬和正常冬季三类,具体分类为: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0.5℃时,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比常年值低0.5℃或以上则为冷冬,其余为正常冬季。

    专家解释,气温除了受到海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大气环流形势的影响。冬季气温是指平均气温,而非极端低温。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受拉尼娜影响的冬天,天气系统更为复杂,拉尼娜的“制冷”效果常常会打折扣。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的秋冬,虽然遭遇了12月底到1月中旬的寒潮“四连击”,出现了北京平原地区近-20℃的罕见低温,但后来又出现了罕见的极端偏暖,让整个冬天的平均气温偏高,最终的结果还是暖冬。

    

    今冬我市极端天气风险增大

    预计气温比常年略偏高,但冷空气活动频繁

    

    

    

    

    拉尼娜事件对我市冬季气候有重要影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年最新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在未来几十年里,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将加剧。气候变暖的升温幅度越大,极端事件的程度越剧烈。因此,尽管近年来我市冬季气温以偏高为主,强寒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频繁发生。

    数据显示,1953年以来,宁

    

    波共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冬季气温13次偏低、2次偏高;冬季降水11次偏少、4次偏多。

    15次拉尼娜事件中,有5次为双峰型拉尼娜,这5次事件的第二年冬季我市都出现了强降温天气过程,包括寒潮、强寒潮、雨雪冰冻等。总体而言,受双峰型拉尼娜影响,今年冬季我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别是极端冷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大。

    宁波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姚日升表示,尽管拉尼娜有利于冬季气温偏低,但它并不是决定我市气候趋势的唯一因素,特别是全球变暖的趋势影响不容忽视。过去3年,我市分别处于厄尔尼诺、正常状态、拉尼娜三种不同的海温背景之下,但全市冬季气温仍持续偏高。

    根据综合统计分析和模式预测结果,预计我市今年冬季气温比常年略偏高,但整体气温比去年低,起伏较大,冷空气活动频繁,主要强降温时段出现在12月中下旬、1月中旬至2月中旬,出现强寒潮或超强寒潮等极端冷事件的概率较高;冬季降水略偏少,局地可能出现气象干旱。

    

    警惕“暖冬中的严寒”

    应提前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御和能源保供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国家气候中心指出,根据目前的预测,今年冬季出现拉尼娜事件几乎已成定局。但也需要特别指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除了拉尼娜事件外,还有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及其他海域的海温异常等因素。东亚冬季风仍是控制冬季我国气候的关键因素。

    针对此次拉尼娜事件,气象部门也提出了相关防御建议。

    一是各地要重点关注强降温过程的影响,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御和能源保供等准备。拉尼娜的出现有利于中高纬度冷空气南下,我市极易形成“暖冬中的严寒”。2000年以后的多个拉尼娜年均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降温过程。今年冬季,各地各部门需要高度关注强寒潮甚至超强寒潮的发生风险,做好各项准备。

    二是积极应对冬春旱情,注意防范森林火险。根据预测,今年冬季全市大部降水略偏少,明年春季可能继续偏少,将对水资源有效供给产生一定影响,各地需要提前做好相关部署。冬春季节是森林火险的高发时段,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背景下,森林火险等级总体较高,需注意防范。

    姚日升也表示,由于海温和大气环流的后续演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气象部门将密切跟踪分析海洋、陆面等重要影响因子和大气环流变化,滚动订正预报预测意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