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苟雯 昨天,随着中基商贸有限公司与巴西JBS集团在签约本上落笔,本届进博会上的宁波最大单——10亿美元肉类进口项目终于尘埃落定,但对于这两家企业来说,这只是一个起点。 横空出世 是合作,也是有备而来 三天前,在南部商务区的一个会议室里,市商贸集团总经理、中基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茂印聚精会神地商讨着这次合作的细节。 “在外贸方面,我们本身就有丰富的资源,并且已经提前进行布局。”他说。这看似只是在敲定一次合作的细节,其实谈的是一笔上亿美元的大生意。 中基商贸有限公司成立尚不足三个月,却引得世界500强巴西JBS集团前来拜访。看起来似乎有些“悬殊”的合作,其背后不仅是市商贸集团和中基集团的强强联手,也是尘埃落定之前的精心谋划。 中基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巨乐说:“中基商贸有限公司虽然正式成立于今年9月,但此前的筹备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大半年,包括建立团队、整合资源等。” “背靠大树好乘凉”,中基商贸有限公司背后的大树——中基集团凭着自己在外贸上的多年经验,在“工贸结合”上做文章,让自身优势成为产业链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中基集团的理想远不止如此。“10亿美元的合作只是开始,我们要力争打造标杆性的外向型企业,从产品的生产到供应全溯源,保证源头质量。”周巨乐说。这位宁波“老外贸人”的言语之间,是满满的雄心壮志。 杨茂印这几年在长三角跑了许多地方,学经验、找资源。在与当地企业洽谈的过程中,他发现宁波的港口不仅是宁波的资源,也被他们视作可用的资源。既然如此,何不乘势而上,将资源用好,耕耘更大的市场? 以前市商贸集团如果有补货的需求,需要“自己动手”,但要延展国际供应链并不容易。如今,通过与中基集团合作,中基商贸有限公司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作为市民“菜篮子”的守护者,市商贸集团承担着稳定供应的重任。随着开放的脚步,进口产品将成为“菜篮子”保供的重要补充和支撑。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与更多的国际供应商对接,不仅拓展“菜篮子”商品供应渠道,也提升“菜篮子”商品保供能力。 来去之间 是开放,也是共享未来 一个是“走出去”,一个是“走进来”,相似的是中基商贸有限公司与巴西JBS集团都对积极融入产业链、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想法与规划,所以此番联手是优势互补,也是在双循环的过程中更好融入发展大局,让优势资源“活起来”,激发更充沛的活力。 “市商贸集团有国内市场的资源,特别是在宁波,掌握了90%以上的批发业务。”杨茂印说,国内市场的资源,是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的印证,而与中基集团携手,又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向前迈出了一步。 巴西JBS集团也看中了双循环中潜藏的机遇,抛出了橄榄枝。“进博会我们每年都参加,而且每年平均保持30%的增长。”该集团中国代表汪玮说。此番合作,不仅是对合作方的深入了解,也是相中了长三角的区位优势。 这次合作从长三角出发,但绝不仅仅只在这里找到落点。中基商贸有限公司规划的蓝图,已经沿着长江经济带往上游延伸。“宁波有天然的港口优势,但其中动物蛋白进口的占比很有限。”杨茂印说,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前景广阔,平均每年40%的增长就足够说明一切。这样好的机会与位置,这样强劲的增长,恰是企业强强联合进入国内大市场的理想“入口”。 一拍即合,巴西JBS集团看中的也正是中国市场对动物蛋白的需求。汪玮坦言,中国市场目前是其重要战略指向。选择宁波这个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也是因为想在这里“站稳脚跟”,辐射整个长三角,再沿着长江经济带向内陆拓展,走出一条充满期待的路径。而从这条路径可以窥见的,正是走在扩大高水平开放进程里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