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安 绘 |
“‘健康宁波’建设事关百姓安康幸福,乃‘国之大者’。打造‘医学高峰’,既是‘健康宁波’建设的‘牛鼻子’,也是‘健康宁波’工程的‘顶梁柱’,更是百姓生命安全的‘压舱石’,它具有高度的引领性、基础性和标志性,必须凝心聚力全力推进……” 10月27日,市政协召开十五届第二十四次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健康宁波建设若干问题研究”。4位委员分别代表4个子课题组进行了大会发言,4位专家、基层委员代表分别在宁波大学分会场、慈溪分会场作即席发言。 委员和专家除了谋划顶层设计外,对调研中掌握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给出了建设“健康宁波”的任务书、施工图。会场内,言者妙语连珠,听者凝神思考,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深刻的分析使人深思,美好的蓝图让人振奋。 记者 何 峰 打造医学高峰 建设浙东区域医疗中心 “通过医学院、骨干医院、学科团队和高端人才协同发力,使我市的医疗服务在急危重症领域‘兜得住’,重点专科综合能力在国内省内‘叫得响’,医学科研在服务临床和产业发展上‘撑得起’,高层次领军人才在全国相应专科领域‘排得上’,医疗、科研、人才、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全国同类城市领先,成为名符其实的‘浙东区域医疗中心’。”陈文辉委员代表第一子课题组作《关于凝心聚力打造我市“医学高峰”的建议》的大会发言。他开宗明义,首先解释宁波“医学高峰”的内涵和定位。 “打造‘健康宁波’,首先得有拿得出手的医疗实力。”一位委员在会后告诉记者,“医学高峰”确实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 “我市目前已具备打造‘医学高峰’的基础条件,如市李惠利医院、市第一医院、国科大华美医院等3家单位分别位列全国西医系列百强第72名、82名、93名。但是,短板和不足依旧非常突出。”课题组对我市医疗资源做了一次全面“检阅”。 陈文辉委员说,首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等相比,宁波大学医学院整体实力较弱,校园场地狭小、设施设备落后,专业数量少、招生规模小,创新平台不足、领军人才缺乏,难以在科教引领和人才集聚方面为‘医学高峰’提供有力有效支撑。 课题组在调研中还发现,我市三甲医院综合实力不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不足。“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显示,在省内排名前十的医院中,我市仅有李惠利医院排名第十。” 没有“医学高峰”,就没有“健康宁波”!“算小账,更要算大账。多年来在医疗卫生事业基础建设上习惯于‘修修补补、小打小闹’,在‘医学高峰’投入保障上满足于能省则省,标准不高,要采用超常规的手段来全力推进‘医学高峰’建设。”陈文辉的发言引来一阵掌声。 课题组认为,一所实力雄厚的医学院、一批实力过硬的龙头医院、一批响当当的高端医疗人才,是建设宁波“医学高峰”的支撑。 课题组建议,首先要全方位提升宁波大学医学院实力。“参照复旦大学等高校医学院管理模式,深化医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并千方百计引进院士级人才担任医学部负责人,形成强而有力的领导班子。” 课题组建议,要系统提升我市骨干医院实力,“推进资源整合,组建新的‘宁波大学第一医院’,作为宁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力争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5位。”课题组还建议,支持三甲医院与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医学院校紧密合作,在城市发展新兴区域尽快规划建设新院区,并实行一体化管理。 对于加快引育集聚一批医学尖端精英人才和高端团队,课题组提出注重精英人才的量质并举的同时,也要注重精英人才的引育并重。 强化数字赋能 精准解决看病“急难愁盼” “看病之急仍是心患,看病之难依然存在,看病之愁尚未缓解,看病之盼进程缓慢。解决好老百姓看病中的‘急难愁盼’,是健康宁波的基础。”李宏委员代表第二子课题组作题为《关于通过数字赋能精准解决老百姓看病“急难愁盼”的建议》的大会发言。 李宏委员开门见山,提炼概括的“急难愁盼”,让参会人员不禁感同身受,不时有人点头表示赞同。“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老百姓看病有三个‘急’,一急疾病能早发现,二急急病能早救治,三急大病能快住院,真是说到心坎上了。”会后,一位委员告诉记者。 在条分缕析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后,课题组提出牢牢抓住“数字赋能”这个突破口,对“急难愁盼”逐个击破:加快应用,纾解百姓之“急”;统筹资源,破解百姓之“难”;落实保障,消解百姓之“愁”;强化支撑,关切百姓之“盼”。 针对老百姓看病中的三个“急”,课题组如此支招:针对疾病早发现之急,强化疾病数据、体检数据和健康管理数据的全量归集和集成分析,推广健康管理中的动态个人健康画像、健康评估服务,实现疾病风险早预警。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肺结节等重点疾病筛查,实现疾病早发现。针对急病快救治之急,实现省市急救平台数据交换和跨域业务联动,让急救调度更高效;优化“智慧交通”急救应用,帮助救护车避开拥堵路段和红绿灯;推广5G急救应用,让急救车和医院数据能实时交互,做到“上车即入院”,实现医生现场急救早介入,院内急救、用血早调度,患者救治更及时。“而针对大病快住院之急,加强分级诊疗的数字化支撑,按照‘急慢病分治、大小病分流’的原则合理安排床位;在医联体和医共体范围内,推广‘住院一体办’,信息化开展床位集中调配、统一管理,盘活床位资源;进一步推广医院日间手术,多措并举缩短住院周期,提升病房周转效率。”李宏委员在发言中说。 “数据应用是推进百姓方便就医的关键力量,课题组提出了明确清晰的演进路线,希望相关部门及时研究推进。”一位委员说。 针对老百姓看病就医的三个“难”,课题组首先建议向数据要推力,解决百姓的科室挂不准、医生找不对之难。李宏委员进一步解释,“完善浙里办健康宁波专区,提供预约挂号自助或AI专业指引,方便患者找对科室、找准医生;加强医院专家号源与基层转诊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患者需求与专家服务的针对性;利用宁波云医院平台对接京沪杭名院专家资源,满足部分疑难疾病患者的远程诊疗需要。” 就群众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环节多、非医疗时间长的难题,课题组开出的处方是向数据要效率,“全面梳理方便就医、资源利用、院感防控、后勤服务等需要,用融媒体服务破解系统分割现象,顺畅服务流程。增加多跨应用场景,实现看病就医‘一卡通办’‘一件事’联办。”此外,课题组建议向数据要助力,解决数字有鸿沟、老人看病有障碍问题。 推动全民健身 有效提高群众健康体质 “发展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尽管宁波市全民健身运动形成群众性热潮,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健身设施场地明显增多,线上线下赛事活动日益丰富,但盲目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不当,不但未能达到健身效果,有的甚至造成运动损伤,而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也不到位……” 市政协委员、国家女子象棋大师励娴代表第三子课题组作题为《关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市民健康体质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励娴委员铿锵有力的发言极富感染力,牢牢抓住了与会人员的注意力。励娴委员借助大量的图表,通过形象的PPT,指出我市公共体育硬件建设保障不到位、健身运动服务供给不到位、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不到位等短板。 把“治未病”的工作做在早、做在前、做在日常,从源头上防止疾病发生,提高市民健康体质尤为重要。而加强运动硬件建设,改善健身基础条件,则是健身的基础。课题组首先建议,在实现各区县(市)“一场两馆”全覆盖和补齐乡镇(街道)基层公共体育设施短板的基础上,要完善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 “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居民(业委会)参与的三方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既要抓好新建小区配套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又要创新办法利用老小区的会所、屋顶、公共用房、绿道等闲置空间建设公益性百姓健身房、多功能综合性球场等,力争在2025年前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复合型运动场所,完善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励娴委员说。 课题组认为,完善硬件设施和提升健身服务能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培育创新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同时,激活社会细胞功能,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构筑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系。” 励娴委员在发言中说,要加速推动体卫协同,形成社区各方合力。整合体育、卫健、医保各方资源,将国民体质监测、青少年脊柱侧弯监测等内容纳入城乡居民体检、学生健康体质监测体系和医保项目,将运动健康咨询纳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和慢性病管理范畴。加强体育科研与医疗机构紧密对接或合作共建,建立国民体质监测大数据并加强研究,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卫结合的慢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 “中共宁波市委发布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行动计划,给我们描绘了幸福生活美好未来。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分享这共同富裕的伟大成果。用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一句口号‘体育技能为您赋能,科学健身为您健康护航’,向着健康,大家动起来吧!”励娴委员的激情发言将会议推向高潮。 加强基层力量 实现小病常见病就近看 任光圆委员代表第四子课题组作题为《关于构建和完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的大会发言,他说,对标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群众对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新期盼有待进一步满足。基层诊疗能力较薄弱,社区首诊不太准确,儿童、老年护理、康复等专科机构发展滞后,尤其是当前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专业学历和诊疗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老百姓家门口的诊疗需求。” “健康宁波的基石在基层。”大家对任光圆委员列举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问题极为赞同。 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小病常见病就近看,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 课题组建议,首先要建立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清单。“系统梳理现有服务项目,强化资源有效整合,关注妊娠期、新生儿期、儿童少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和临终关怀的全生命周期,制定完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结构化项目清单,覆盖全人群,精准实施各年龄段的卫生健康服务。”任光圆委员说,要积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社会、个人协同,从健康政策、健康环境、健康生活、健康保障等多层面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丰富规范服务内容,强化“治未病”健康动态管理,全方位打造居民健康生态圈。 课题组认为,医共体是解决基层诊疗能力薄弱的有效措施,而医共体牵头医院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强化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县域龙头和城乡纽带作用,持续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和均衡布局,实现下沉基层全覆盖。围绕近三年区域外转率排名前5至10位的临床专科,强化县域专科专病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制订出台医共体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和不轻易外转疾病目录,优化‘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 课题组还提出要整合优化基层卫生健康资源配置。加强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发展好群众急需的重点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求。加强较大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供给和住院服务能力建设,特别是针对山区海岛、偏远地区,要由政府主导、医共体统筹提供延伸服务,创新推行“云端”和移动医疗服务,实现“虽远必达”。 此外,课题组还建议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资源调配人”“费用管理人”的作用,推进“全专联合”家庭医生团队组合式服务。制定不同层次、类别的家庭医生个性化精准型签约服务包,推广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互通共享为特征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健康宁波’建设任重而道远,政协将继续发挥人才库、智囊团作用,一方面立足凝聚共识这一重要职能,充分运用各类履职平台、载体和渠道,切实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推动落实的工作,另一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深度协商议政,提出精准管用建议,为‘健康宁波’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