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05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强带弱“组团”迈上共富快车道

——推进共同富裕乡村调研行②

    

    

    

    

    

    

    记者  黄 程 孙吉晶 厉晓杭

    实习生 顾奕君 

    

    天气渐冷,在地处四明山腹地的余姚市鹿亭乡中村村,村民们正忙着制作番薯粉丝。洗、榨、淀、蒸、刨、晒……经过一整套流程之后,晶莹剔透、细腻爽滑的番薯粉丝将通过农合联村级服务社,“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细长的粉丝,一头牵着城里人的乡愁,一头牵着山里人的“腰包”。今年,鹿亭乡制作番薯粉丝8.25万公斤,销售额650余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可帮助乡里常住村民人均增收1400元。

    农合联村级服务社,是山货“提价”出山的助推器。余姚市通过打造集农产品展销、电商物流、金融保险、农旅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政府+农合联+服务社”“农合联+服务社+供应商”等新模式。

    新平台带动之下,生产要素加速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服务。山民最倚重的两大产品——粉丝和笋干,都实现了新价值。“模式成熟了,区域品牌打响了,粉丝价格由每公斤40元提高到80元,鲜笋烘制成笋干后,每公斤可卖80元至120元。”鹿亭乡农办干部鲁文炯说。

    如何加快山区跨越式发展,是迈向共同富裕的一道必答题。“山与城的联接,实现了远程组团,把山里的优势资源‘卖’出去,把工商资本、人才等稀缺资源引进来,双向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助推山区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与市场信息处副处长周立峰说。

    经济薄弱村抱团发展,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难题,必须着力引导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四明山门户海曙区章水镇,全市首个乡村振兴公司的成立,打开了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新局面。

    公司通过对接供应链平台,请来网红直播带货,联合社区团购销售,把章水郑家的沙地玉米、李家坑的吊红、杖锡的花旗芋艿等土特产变成了“香饽饽”。

    “我们以镇村联建模式组建公司,镇属优质资产和各村集体联合入股,年底进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乡村振兴公司负责人刘中说,18个村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现已流转闲置土地400多亩,盘活2500平方米建筑,引进2000多万元资本。浙贝母产业园、光伏发电等项目,均产生了不菲的收益。

    今年9月,宁波出台《共同富裕乡村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率先实行收入倍增共富行动,

    

    

    建立健全先富带后富实现“三同步”新机制,推动相对薄弱镇村和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打破村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资源共享。慈溪市组团连片发展,谋求突围。“从乡村振兴到共同富裕,就是要通过强村带弱村,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慈溪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史立权介绍,慈溪市创新实施党建联盟、规划联体、产业联动、社会联治等工程打,造乡村发展联合体,探索区域协同发展、共同致富新路子。目前,该市已培育组团片区79个,落地发展项目205个。去年首批培育的8个市级片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加38.9万元。

    慈溪市崇寿镇傅家路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但是其周边的几个村庄发展明显滞后。2019年4月,傅家路、傅福、健民等3个村成立了傅家路片区联合党委,工作“一盘棋”推开。“片区3个村和镇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按3:3:3:1的比例成立慈溪市三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招商引资,更新业态,联合发展集体经济。”傅家路村党委书记陈沸沸说,公司流转了880亩土地,运营小微企业园、农业种子基地和麦冬基地等项目,今年3个村预计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3万元。

    模式活了,人气旺了,乡村咖啡馆、画廊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大学生邹丽君回乡创业,创办的青瓷坊于今年5月落户塘角美丽经济体验区。至目前青瓷坊累计接待2000余人,营业收入2万余元。谈到前景邹丽君充满信心:“片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让我们在家门口也能实现创业梦!”

    组团发展的成功经验,现已在宁波全市推开。宁波从组织、产业、规划和治理四个维度,探索推广区域统筹、产业融合、利益联结、共同参与的片区组团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组团片区128个,涉及729个村。“在抱团发展、公司化运作等新模式加持下,我们将逐步清零薄弱村。预计到今年年底,集体经济总收入50万元以上建制村占九成以上,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建制村实现全覆盖。”周立峰说。

    

    扫码看视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