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继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卢玉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党的一件大事。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学习领会好全会精神,需要入心入脑;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需要立说立行。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此作了全面总结。

    从“当家作主人”,到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一直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为不变初心和神圣职责。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坚持人民至上,继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笔者以为,应把好三个关系。

    “干好事”与“事干好”。我们所干的事情,好不好,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要看群众是不是真心期盼、真诚拥护。每年年初,各地各部门会推出许多民生实事,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这些民生实事,对群众来说,都是希望早日解决的好事。

    好事一旦定下来,就要坚决兑现对群众的承诺。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部门,本来是在为群众干好事,但干着干着,有些工作就走样了。拿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来说,有的小区的外墙、大门是改造漂亮了,但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没有得到多大提升。也就是说,这些小区改造的只是“面子”,没改造的却是“里子”。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听取居民意见,想当然地干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在干好事。但能不能把好事干好,就要看党员干部能不能站在群众立场上多想问题、多办事情。否则,就有可能“好心办了坏事”,群众不认可。

    “大多数”与“极少数”。我们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坚持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根本目的。关注民生,一方面,涉及大多数人和极少数人;另一方面,涉及大多数事和极少数事。

    对疫情防控、交通出行、小区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城市环境等大多数群众关注度极高的问题,当然需要花力气、想办法去研究解决。同时,对保障性住房、暴雨天低洼小区内涝、民工子弟入学等极少数群众亟待改变的现状,更不能忽视和怠慢。因为,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迈向现代化,一个也不能掉队。

    倘若我们过于强调“大多数”,就容易对“极少数”产生麻痹思想、懈怠心理。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习惯把“极少数”当作一个筐,只要是自己不想解决的问题,就定性为“个别现象”“个别问题”,推卸责任、潦草处之,甚至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抓当前”与“谋长远”。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资金支撑。

    抓当前,就是要从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入手,兜牢民生底线, 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做好“加减法”,政府宁可自己过紧日子、精打细算,也要把更多钱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刀刃上、紧要处。继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谋长远,就是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加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特别是大力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坚持以社区为主体,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参与社区治理,长远考虑完善社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切实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