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开放周刊·大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来20周年——

入世20年,宁波以开放拥抱开放


▲图为吉利汽车研发中心。(被采访单位供图)

    德国小城韦茨拉尔风景旖旎,闻名世界的徕卡相机总部设在这里,作家歌德曾在这里创作出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今年9月,宁波民企希磁科技通过收购当地一家知名的磁传感器厂商Sensitec,将技术版图第一次拓展到了欧洲腹地。

    这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年来的一个“新常态”。2001年12月11日,在经历漫长谈判之后,我国正式成为WTO第143个成员。从一开始学习规则、应用规则到通过开放突出重围,20年来,宁波不断扩大城市开放格局,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全球化中获益,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的宁波力量。

    

    记者 单玉紫枫

    

    ■一场“洋官司”

    

    

    2002年2月13日,宁波慈兴集团总裁胡先根突然接到一通跨洋来电。美国轴承协会以中国轴承在美国市场低于正常的出口价格销售为由,对中国球轴承提起反倾销申诉。慈兴是核查对象之一。

    那是中国入世的第64天。彼时,慈兴还是一家以欧美市场为主,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工贸企业。

    挂断电话,胡先根心中五味杂陈。“一旦美国反倾销申诉成功,不仅中国球轴承在美2亿多美元的出口份额有可能荡然无存。更为严峻的是,欧盟通常会在美国判决后,参照其反倾销税率对中国产品发动同样的调查,引发连锁反应。”

    如果拒绝应诉,等于不战而降!

    他清晰地记得,那个不眠之夜,管理层统一表决:“洋官司”难打,但我们不能退。为此,慈兴集团请来了美国律师和上海WTO咨询中心专家,学习研究WTO规则,收集应诉材料,先后花费600多万元。经过14个月的艰难拉锯,美国商务部最终裁定:中国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以“零损害”方式结案。

    这意味着,中国入世后在美国遭遇的首起反倾销诉讼,以中方应诉企业的胜利而告终。

    从此,慈兴大大提升了运用规则捍卫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并在日后利用“制造智能化、市场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的“三化”优势,牢牢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不断创造企业发展的奇迹。

    今天在宁波,许多企业有着类似的记忆:20年来,他们正是在这般摸索和实践中,逐步熟悉制度、善用规则,投身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里搏击风浪,从而完成从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宁波创造的深层蜕变。

    中国信保宁波分公司业务三处负责人孟祥龙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入世之前长达51年时间里,中国累计获得1352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是入世后,平均每年中国就有250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入账。

    更多的民营企业从中受益。以宁波为例,20年来,外贸企业数量从1000多家增加到2.4万多家,年外贸进出口额从88.9亿美元增至去年的逾1500亿美元,增加近16倍。

    从游泳中学会游泳,头部企业不断涌现。20年间,杜亚机电把智能窗帘电机市场占有率做到全球第一,全世界每6秒钟就有一台杜亚产品被安装;舜宇光学,去年手机镜头全球份额达26%,相当于4部手机中必有1部用到舜宇的镜头;在杭州湾新区,嘉乐电器建有全球产量最大的空气炸锅生产基地,仅智能仓储系统投入就达5000万元……

    如今,宁波共有19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居全国第一,获评2020年度“浙江出口名牌”83个,居全省第一。宁波入选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45家,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从“与狼共舞”到当前不少领域的独领风骚,宁波走出了一段足够精彩的反转。

    ■一次“蛇吞象”

    一个多月前,沃尔沃汽车在瑞典敲钟上市,成为20年来瑞典规模最大的一次IPO。背后,吉利的身影若隐若现。

    从并购之前的债台高筑,到挂牌上市高歌猛进……这是吉利集团在并购11年后交出的靓丽成绩单。而吉利对沃尔沃的“蛇吞象”,也早已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没有入世,就没有吉利。”吉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书福由衷感慨,吉利是中国加入WTO的最大受益者。他清楚地记得,就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夜,吉利拿到了一张汽车“准生证”,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吉利和沃尔沃共同创立的领克品牌,仅仅用了5年时间,已经收获了57万消费者的认可,从领克01到领克09,从燃油到混动,乃至未来的纯电,一个全新的汽车家族“谱系”正全面展开。

    在宁波,像这样通过全球外延并购,成为细分领域龙头的企业不在少数,均胜电子便是个中翘楚。从2011年以1.79亿欧元收购德国普瑞起,10年来,均胜开启了一场逐鹿全球的车轮式并购,其营收规模随之迅速攀升:收购之前的2010年的总营收为11.25亿元,到了2020年总营收达到478.9亿元,10年增加近42倍。

    入世20年来,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走向世界,在更广阔的市场与国际巨头展开多元竞合。这其中,不仅有前沿技术的合作与吸收,更意味着研发、设计、产能等的全球配置。2015年,博威全资收购德国贝肯霍夫公司,并在整合基础上于次年成立博德高科,经过两年发展,2018年,博威被评为精密切割丝领域国家单项冠军,博德高科也已经是国际细丝领域的领军企业。其间,博威没有派一个中方人员进入在德国的公司,却在技术、品牌和管理上实现了两边公司的协同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宏大叙事,在一张企业合并报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年间,从“地球是圆的”到“世界是平的”,世界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外资同样渴望着跳上中国快车,分享发展机遇。

    2007年8月27日,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宣布: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已经完成对宁波奔野拖拉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收购。这是“世界500强”首次并购宁波企业。

    20年来,一家家外资企业纷至沓来,竞相在四明大地安营扎寨。他们与时代共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宁波传奇”。如今,外商投资企业以不到全市企业总数3%的数量,创造了近1/3的外贸进出口额、1/4的地区生产总值、1/5的财政收入和1/6的城镇就业。

    数据背后,共赢是开放带来的结果。

    ■一道“应用题”

    “办展这么多年,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我们办过‘一个人的消博会’。”市商务局原副局长徐建华回忆道。

    当年因为非典,消博会延期举行,组委会提前发了公告,还逐一通知了前期已邀请的客商。但不知什么原因,一位印度客商哈里斯未得知这一信息,还是在原定的6月8日飞到宁波,准备参加消博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客商,工作人员并没有冷冰冰地劝退,而是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下,热情地带他到一个一个工厂去看去谈,为他谈妥了一大批订单,办了“一个人的消博会”。

    这在入世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变化源于开放,更源于锚定开放目标的主动实践和艰苦奋斗。20年前中国入世,宁波便已站在开放的最前沿,20年间,宁波国际大港地位全面确立。2020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72万标准箱,较20年前的121万标准箱增了21倍多,位列全球第三。在港口的带动下,今年宁波和舟山首次跻身全球航运中心城市(城市群)综合实力前十强,较2015年排名上升了13位。

    20年,宁波以开放为“引擎”,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推出“首创”之举,如率先在全国建立外贸孵化器、率先提出“以民引外”、率先实施口岸“大通关”、率先推出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等。我市重点开放区域得到拓展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等先后获批,去年,宁波获批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自此开始了中国自贸的宁波实践。2020年,宁波进出口总量升至全国第六位,并连续两年成为全国出口第五城。

    入世20年来,宁波经济增长按下“快进键”,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310.5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24万亿元,连续多年进入“万亿俱乐部”。

    一个多月前,进博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三个不会变”,是20年前中国入世的初心,更是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中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开启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庄严宣言。

    这道“应用题”,宁波坚定不移地做了20年。从开放走向开放,面向未来,宁波必将继续以开放拥抱开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