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早上,镇海区(除蛟川街道)开展了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在招宝山街道办事处北侧采样点,居民们在志愿者引导下有序开展核酸检测。(朱晓峰 唐严 摄) |
记者 何峰 沈孙晖 成良田 镇海区委报道组 房晓暾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 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实施临时封闭管理、大规模核酸检测……最快速度、最严措施、最硬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各地各部门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9日早上,镇海开始进行全区域(除蛟川街道)第二轮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下午4时前基本完成。 不眠之夜精准调度 物资向检测点位运送,力量往一线下沉。 8日晚7时,开始动员、分配力量、布置任务。“全面优化‘采、送、检、报’流程,推动核酸检测全面提速”,镇海区政府的一间会议室里灯火彻夜通明,这里是第二轮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指挥部”。安排车辆运送医务人员、进行样本转运、运送检测物资,安排各“兵种”到检测点位,每一个细节落实落实再落实,做到科学安排、精准调度。 晚8时多,镇海区人民医院的仓库里,防护口罩、防护服、采样管、采样拭子等近30种防疫物资被迅速分类,50多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着将这些核酸检测物资装袋打包。 “明天,镇海除蛟川街道以外的区域将进行第二轮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今天要把所有点位的物资准备好。”在现场忙碌的镇海区人民医院党办主任谢仁青告诉记者,时间紧、任务重,来自各个科室的休息人员、家属,甚至已退休的职工都来到现场帮忙,有的人已工作了20多个小时。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搭台、分区、划线……已连续工作几天的镇海机关干部迅速响应,710余名干部连夜下沉村(社区),协助开展检测相关准备工作。“从疫情发生开始,就扑在防控工作上,还没来得及回家。”澥浦镇十七房村村干部郑超一边搬运着防疫物资,一边告诉记者。 核酸检测,少不了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纷纷报名。祝巧梅曾是骆驼街道静远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离职两个月的她在晚上主动联系社区。“明天哪个检测点位还缺志愿者,我明天6点半前到位。”她说,“我是一名党员,当然要带头。” 情深不畏寒露重。第二轮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需要大量的医务工作者。9日凌晨,3400多名医护人员在冬夜里再次集结。 9日5时多,物资到位、设备到位、人员到位……149个采集点准备就绪。 检测工作有条不紊 9日6时,镇海人民迎来了一次特殊的集体“叫早”。 “起床啦,下来排队,我们马上去指定地点做核酸检测。50个人一组,保持距离,跟着网格员走。” 挨家挨户敲得“咚咚”响,不漏掉一户人家,网格员扯开了嗓子喊。 排好队、齐步走、做核酸,前后保持一米距离。“排队去,排队回,保持一米距离,一切听网格员指挥,仿佛重回学生时代的军训生活。”家住九龙湖镇的一居民在朋友圈这样感慨。 早上8时,骆驼公园点位的核酸检测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着,该点位当天要完成3000多名居民的采样。记者看到,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大白”拄着拐杖,四处奔走忙碌。他的背后写着几个大字:点长,有事找我! 这位“大白”是莲晴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洪伟,因韧带受伤动了手术,前几天刚能“下地”。昨天是他第二次担任该点位的点长。因为腿伤未愈,他只能拄拐上前线。但忙了一会,洪伟便把拐杖放在一旁,一瘸一拐的身影显得别扭又动人。“脱拐干活利索点。”他揉揉脚说。 “做核酸检测了,可以做核酸检测了,上完网课的小朋友赶紧下来。”11时多,在招宝山街道东河小区,志愿者庄绮芬拿着喇叭来回高声喊。东河小区紧挨镇海中学,里面住着不少学生。“为了不影响学生上网课,社区特地安排11时30分给学生做核酸检测,我来喊他们下楼。”庄绮芬动情地说,“社区工作人员好几天没合眼了,我是9号楼的楼长,有义务有责任让核酸检测不留‘死角’。” 截至16时,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除蛟川街道)已基本采样完毕,累计采样442412人次。 样品采得上来,还要运得出去、测得准确!采、送、检三个环节的高效、精准衔接,是大学问,更是大考验。 每个采样点采集好的试管会先汇总到乡镇或社区的集中点装箱,然后以最快速度转运到市区六大核酸检测基地实验室进行检测。六大基地实验室24小时连轴转,沙哑了嗓音、熬红了眼睛,工作人员仍然手眼不停。 “每一分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名参加检测的工作人员这么说。 驱逐阴霾,“点亮”镇海。所有人的努力,就为那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