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何峰 沈孙晖 成良田 通讯员 林晓艳 目前,镇海蛟川书院和蛟川中心幼儿园临江分园的部分孩子正集中隔离,他们的生活怎样?学习如何安排? 线上活动欢乐多 “谢谢叔叔阿姨送的礼物,我很喜欢……”8日下午,正在集中隔离点的孩子们收到一份来自区教育局、蛟川中心幼儿园送来的“特殊礼物”,附带的贺卡上写着: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们,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让爱与温暖延续。“我们买了一些玩具、零食,希望孩子们在隔离点里能过得快乐一些。”镇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老师们一人一间、幼儿和家长一间,一日三餐由医护人员送到门口,每日服用中药并进行核酸检测……隔离点的生活已进入有序阶段,师生的心理状态从一开始的紧张、焦虑转向平和。 “人间处处正能量,爱你的歌儿天天唱……”12月7日,一场线上儿歌、讲故事分享会正在隔离班级的钉钉群上开展,琛琛小朋友正拿着话筒,晃荡着可爱的小脑袋唱着《童心向党》。疫情让琛琛原本要参加的“最美童声”表演搁浅了。琛琛的家长将视频上传后,收获了众多点赞。除了琛琛,其他小朋友也踊跃表演,隔空与同学、老师分享。 此外,蛟川中心幼儿园临江分园的老师还组织开展“视频聊天谈心”等各种线上活动,调节孩子的情绪,缓解家长的焦虑。 隔离点内安心学习 “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当前,我们正在面对挑战和考验。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你们并不孤单,因为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在战斗,我相信在这段经历中,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更加懂得责任和担当,得到意想不到的人生收获,照亮今后的人生道路。”在蛟川书院隔离班级的钉钉群里,班主任陈老师用“书信”的方式鼓励着孩子和家长。 11名老师,44名孩子,在隔离区域,他们用“内线”保持联系。由于没有平板设备,这群初一的孩子无法进行线上学习,他们分别在自己的房间内进行自学和作业练习。 做完了作业该怎么提交给老师批改呢?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商量后,决定采用“线上小组”的方式进行口头批改。他们将44个孩子分成几个小组,先由小组长和老师进行“作业答案核对”,再由小组长核对组员的作业。 “陈老师,我来批改作业了。”每天,班主任陈老师的“内线”电话都会响起,几天操作下来,小组分层批改作业的效率越来越高,学生们也慢慢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 而这背后,也离不开“特使”们的辛勤付出。由于事出突然,师生们并没有带上足够的学习资料,一群“特使”家长开始行动起来:打印资料、装订成册、按房号分类……让人感动的是,首例确诊病例的孩子——姐弟俩住一间,姐姐在自己认真学习的同时,还承担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 另外,“6266”是整个隔离点的“共同密码”。一部电话、一个号码架起了隔离人员和医护人员沟通的桥梁。“我听得出来,每次接电话的都是不同的医护人员,他们有求必应,真的令人非常感动。这是一场硬仗,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毒,重逢在校园。”陈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