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运车队星夜集合待命。 |
 |
“小蜜蜂”出租车志愿车队参加抗疫。 |
 |
公共交通场所加强消杀。 |
 |
高速服务加强防控。 |
张燕 冯叶 文/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镇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宁波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在市交通运输局领导下,全行业迅速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全面强化公路与运输行业内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服务区等疫情防控管理,积极投入抗疫涉疫人员和医疗物资转运,全行业干部职工投身一线,“小蜜蜂先锋队”党员冲锋在前,打造出一条疫情防控的“钢铁运输线”。 镇海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市公路与运输中心立即召开疫情防控紧急部署会议,6日起,迅速协调落实暂停始发或终到镇海区的班车、暂停途经镇海区班车上下客、暂停镇海区包车备案业务。7日起,根据一级响应要求,镇海区内公交线路全线停运,出租车、网约车不出辖区运营;宁波公交临时缩线1条,临时停运81条;慈溪城乡公交、北仑公交4条涉及镇海线路缩线。轨道交通2号线孔浦—聪园路临时停运;为积极有效应对防疫形势变化,宁波地铁科学升级防控,多措并举,加强车站和车辆消杀,对车站公共区域地面、电梯及安检机等乘客频繁接触的设备设施每4小时消杀一次;乘客易接触到的电梯扶手、公共卫生间门把手、垂梯内部等区域每6小时消杀一次,列车车厢内部每6小时消杀一次,列车外部、空调回风口及送风口每日进行全面消杀。8日中午起,镇海区内公共自行车停运。 部分车辆停运,但交通运输人没有歇着,各企业积极响应号召,整合机动运力,建立运输保障队伍,为医务人员出行做好服务保障。7日晚上,市公路与运输中心主要负责人坐镇指挥,连夜部署应急运力,并第一时间到现场检查应急运力准备情况。目前,我市道路客运行业90辆应急客运大巴车24小时待命,包括宁波外事旅游有限公司、宁波中通物流有限公司等单位客货运驾驶员24小时备勤。截至发稿时,全市各地派出大巴车130辆次,运送近5000人次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前往镇海区。市公交集团落实转运任务388辆次。12月9日晚间,市公路与运输中心24小时疫情防控值班热线突然接到镇海区交通局紧急请求增派大客车。市公路与运输中心迅速抽调精干力量,选派15辆应急客车迅速从备勤点出发,星夜驰援。 不仅是人员运输,在防控物资和核酸检测标本转运任务中,市公路与运输中心也全力以赴。中心下发《关于紧急调用网约车参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转运的通知》,紧急组建24小时待命的网约车应急运输保障车队。截至前天16时,共启用标本转运保障车183辆。其中,宁东公司、永安公司及其他公司志愿提供出租车145辆、外事14辆、网约车24辆,满足核酸样本转运。针对镇海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需求,中心又组织104辆出租车和83辆在镇海的网约车组成2个梯队作为应急保障运力待命。 交通运输点多面广,市公路与运输中心用最严举措扎紧“站、车、线、点”防线。根据市防控办要求和客运场站与交通运输工具分级防控指南、货运车辆与从业人员及场站防控指南、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工作指南,压实防控责任,严格执行消毒通风、测温验码、人员防护、保持“一米线”、发热人员移交等措施,严密排查冷链运输企业疫情防控情况。印发《关于加强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防控新冠肺炎工作的通知》,加强全市各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疫情防控工作。在镇海服务区,12月8日起,为避免人员流动、交叉感染,26名工作人员众志成城,坚守一线,他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持续为司乘人员提供各种服务,严格落实亮码测温,经营场所闭环管理,一人一桌就餐,同时加强对商超、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加油站便利店和汽车修理站等业态的管理,严防人员聚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