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件/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花艺扮靓乡村,用技能点亮人生


从卖花姑娘到花艺大师,潘晓燕一直享受着这份美好。(周琼 虞晓帆 摄)

    

    

    

    从快节奏的电商营销,到经营一间花房,怡然当起一名花匠;从向中国插花花艺大师秦雷拜师学艺,到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开设技能培训课程;从将花艺创新融入本土“艺术振兴乡村”路径,到远赴贵州开展“造血式”扶贫助困活动……潘晓燕用技能照亮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匠心追梦·从卖花姑娘到花艺大师

    一间精致白色花房隐于都市,人尚未步入,就能闻到浓郁花香。潘晓燕从小喜欢花花草草,2010年,在兜兜转转大半个中国做电商后,她还是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办了一家花店。开一家花店可能是许多人的梦想,但直到她真正进入这一行之后才了解其中的辛苦,“花艺师既有一双巧手,也有一双糙手。在完成一个花艺作品时,被剪刀划伤、被花刺钩伤都是家常便饭。”潘晓燕笑称。

    完成一件事是有标准的,但做好一件事的标准更高。潘晓燕秉持着做一行、精一行的信念,跑遍了杭州、上海、昆明、荷兰、英国等地著名的花市,细心考察鲜花品质种类,挤出时间参赛、跑展会,精进技能技艺。长年累月的学习提升,逐渐让她的花艺作品有了独特的诗意和温度。

    “最初从事花艺行业可能就是为了有一份工作,而如今的想法是通过插花、茶艺、扎染等传统艺术来打造一个传承创新的平台,能够让更多人在这里有所得、有所悟。”现在的潘晓燕已是二级技师、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港城工匠、首席工人。

    初心不忘·从港城工匠到乡建艺术家

    前不久,宁海骆家坑古色古香的“骆艺”体验馆内,驻村乡建艺术家、“花姐”潘晓燕正手把手教小游客制作玉兔宫灯。而体验馆外的“泡泡屋”星空宿也吸引着众多游客“打卡”拍照。日赏美景,夜观星空……骆家坑村干部骆春茂说,“泡泡屋”星空宿是潘晓燕为村里量身定制的一个创意作品,可供游人观景、品茶、休憩。

    “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责任人。”这是潘晓燕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从养活自己,到发展团队,再到积极参与“美丽庭院”“美丽乡村”建设,促使潘晓燕重新定义花艺这份事业,用新的视野看待技能提升。

    骆家坑建设的主题是“花海+财富”,那么如何打造美景又兼顾花的实用性呢?潘晓燕可动足了脑筋。她从自然土壤、乡村特色、维护成本、后期艺术延伸等四个角度充分考虑了花的品种,成功打造了“蓝紫色·无尽夏”大面积绣球花海。山林、海湾、花海等自然元素相互交织,让骆家坑实现了向“网红村”的美丽蝶变,助力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精心创“益”·从花艺师到培训大咖

    如何让大家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创收?潘晓燕有新思路。剪纸、茶艺、枯枝插花……多年来,她积极对接宁波各地工会组织、企业及乡镇街道,送课进企业、下乡村等,与辖区社区、校园等合作建立传习基地,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及插花培训课程,年培训上千场,培训人数逾3万人次。村民们通过学习培训掌握技艺,共同为改变村庄面貌献计出力,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中贡献“艺”能。

    去年9月,潘晓燕与宁海县有关部门同志一起前往黔西南州晴隆定汪村授课,结合定汪当地特色,传授压花、编织、工艺美术等手艺,帮助定汪村民将“针线活”变成“赚钱活”,以“姐妹携手·艺起幸福”专项扶贫志愿行动,推动开展新一轮的“造血式”扶贫助困活动。

    正如潘晓燕所说,成立文创公司,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将其发展成将插花、茶艺、扎染等传统艺术传承发展下去的一个平台,能够让更多人在这里有所得、有所悟,让更多人得到技能艺术的熏陶,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周琼 虞晓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