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的飞跃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习近平总书记部分重要著作以及学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重点图书(新华社发)

    

    

    颜晓峰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会议,全会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就是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从而以党的决议的形式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两个相结合”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百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以贯之的主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内在地包含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必然要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实际,是中国具体实际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毛泽东同志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同时也对总结和承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有着清醒的认识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两个相结合”,表明了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长期探索中,达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两个相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必由之路。只有经过这“两个相结合”,才能形成既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融入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原创性贡献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当今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阶段。这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发展,是一个需要并且能够产生理论创新、需要并且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新时代。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传承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这些重大课题统一起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极大丰富,是在“两个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对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开辟,是以“两个相结合”的创造为基础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重大作用,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而且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理论自觉和理论创造高度统一的过程中,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确定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且成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主要传承者的理论标识。《决议》确定了这一思想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发展史上的地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的忠实传承,也是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结晶,凝结着新时代的文化精华和精神品质。《决议》确定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地位,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又是坚持“两个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理论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在敏锐洞察、深刻回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发现新规律、创立新思想、实现新飞跃的历史。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条件下,正确把握、深入思考党面临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创立和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集中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上。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起点和实践基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百年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新时代的继续,又是在实现民族复兴最为接近、最为关键的时期,所要系统回答好的新的重大课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在新时代的延续,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要深入回答的新的重大时代课题。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包含着许多前人还没有遇到的新形势、还没有明确回答的新问题,需要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跃升,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若干主要课题。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课题下,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要课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中国成立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始终如一主题的新征程,是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水平、新的目标标准上,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创新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创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重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深化拓展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内涵,谋划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重要原则。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是百年大党,长期执政70多年,领导着14亿多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回答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大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进展。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大大增强了从严管党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指引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个明确”新概括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存在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中。《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作出了“十个明确”的新概括,是在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创新的新进展和理论研究的新认识,集中阐述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核心内容,是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的飞跃的主要依据。

    这一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突出了党对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作用,确立了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的核心地位,抓住了制度体系建设的根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这一思想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战略安排,擘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出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顶层设计,将复兴动力、复兴保证、复兴基础、复兴目标统一于一体,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系统布局,是科学社会主义走向复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进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这一思想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解决好这样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成功经验,认识和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一系列为人民谋幸福的观点,构成了更为全面深入、反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思想。

    这一思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总体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大大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这一思想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和战略部署,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原创性贡献。

    这一思想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

    这一思想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探索在新发展阶段怎样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为进入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创造条件,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这一思想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这一思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建设新型国家关系,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思想和国际关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这一思想提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自我革命高度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贡献。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建设史的原创性贡献。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