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傅海丰: 蹚出传统产业共富路

    

    

    

    

    清晨5时的滕头村,晨曦微露,寒风凛冽。傅海丰早早出门,前往约6公里外的溪岙村,那里的山岭之间,有一座属于他的养猪场。这条连接两个村庄的道路,也是傅海丰在不惑之年起步,蹚出的一条致富路。

    2008年,傅海丰39岁。当时的他已经历多年打工生涯,曾在滕头畜牧场管理过生产,对这一行的专业技术和经营思路有了基本认识。“要不要出来单干?”傅海丰暗下决心,要建一座自己的养猪场。

    当时,养殖业恰逢市场需求旺、准入门槛低、政策红利多的黄金期,傅海丰凭着一股想致富的劲头,精心挑选厂址,迅速抢得先发优势,不断扩大养猪规模,漂亮地完成了从“打工人”到“经营者”的身份转变。

    此时,新的抉择又出现在傅海丰面前。在乡邻的支持下,他成功当选为村委会常务副主任。社会治安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疫情防控……这些事关乡村建设和村民生活的关键领域,都有他奋斗的身影,致使养猪场的经营分身乏术。

    “干脆找个职业经理人!”压力之下,傅海丰琢磨出了办法,向村子外的专业人才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职业经理人的加入,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如今,傅海丰的养猪场产量达到每年5000头,近两年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升。随着滕头村实施“碧水、蓝天”绿化工程的进程不断加速,傅海丰与合作伙伴决定加大环保改造力度,投入100万元采购污水处理设备,“虽然每斤猪肉的成本提高了五毛钱,但企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底气。”

    “一家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滕头没有贫困户、暴发户,家家都是小康户、富裕户。”这两句话在滕头村流传甚广、妇孺皆知。包括傅海丰在内的一批批有想法、有能力的村民,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敢想敢拼争得先机,思路灵活合作共赢,这是我的‘生意经’,也是每一位农村创业者、企业家都能尝试的致富之道。”傅海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