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拍照搜题”等作业App 为何是暂时下线

    

    

    

    王学进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12月15日《宁波晚报》)。

    “暂时下线”,而非永久下线?这样的行政通知并不多见。行或者不行,各级行政部门出台的文件,绝少有模棱两可、可以变通的规定。这次好像破例了,有点意外,但值得注意。

    作为一种新的作业模式,作业App自问世的那天起,就备受关注,深受老师学生的好评。因为它是针对学生作业负担重特别设计而成的,操作方便、有趣,操作得当,既能减轻教学负担,又能提升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作业App横空出世时,就以一种“即使不能改变潮水方向,也要成为一种潮流”的态势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

    但就像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样,作业App也不例外。经过几年的实践,它的优势和劣势日渐显现。不可否认,作业App运用到英语和语文学习上,确实效果显著。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上,软件设计了预习、复习、跟读和评分功能,非常方便实用。另外还设计有英文绘本阅读的功能,能帮助学生利用图文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巩固。

    问题是,优势明显,劣势也很明显。这集中体现在理科类科目上。很多家长和老师注意到:基础较差或者不肯动脑筋的学生往往会利用软件中的搜索功能,照抄照搬答案,这样,不但无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反而会助长学生的惰性思维,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有鉴于此,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才特别提及,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对此,包括笔者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会认可。因为通知还明确,这只是暂时的,一旦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仍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这给软件开发商留出余地,借机督促他们围绕“双减”政策开发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能够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作业“神器”。

    所以,家长和老师不要误读了通知精神,以为作业App不能用了。文件的主旨是,在全面推行“双减”政策的当下,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尤其是改变布置作业的模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作业形式,布置更多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把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降下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