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艺匠心铸就靓丽名片

——宁波市演艺集团以精品创作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当代舞剧《冼星海》在北京首演

歌剧《呦呦鹿鸣》巡演全国

越剧《走马御史》

舞剧《花木兰》

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赴美演出

甬剧《红杜鹃》

沉浸式演出《入戏·老外滩》

    林旻 程皓/文

    

    大幕开启,一束强光照亮乐池,澎湃旋律激情响起。乐池缓缓升起,天地之间,冼星海指挥着生命乐章,光影辉映着他伟岸的背影,衣角飘然飞舞,雕塑感油然而生。

    12月16日晚,当代舞剧《冼星海》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现代的、国际的舞蹈语汇,引领观众重新认识冼星海。

    《冼星海》是宁波市演艺集团联手国家大剧院最新创作的精品剧目。宁波市演艺集团成立十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势下乘风而上,充分整合全国创作资源,挖掘本土素材,共创作演出了75部剧目。这其中有原创剧目40部,涌现了舞剧《花木兰》、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话剧《大江东去》等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剧目,荣获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33个,创作剧目数量、质量均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之首,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十年树起同行业舞台精品创排标杆

    2011年12月,宁波市演艺集团成立之初,就充分整合内部资源推动剧目创排。汇集越剧团、甬剧团、歌舞团三团力量的儿童剧《神奇的田螺壳》在“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得三项大奖,音乐剧《告诉海》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试先行者,宁波市演艺集团成立伊始,便从内部机制入手,大刀阔斧开展改革,实施“以岗定薪、聘评分离”“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岗位聘任制度,真正形成“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并推行闯市场与控成本相结合的管理层目标考核体系,充分激发了院团活力,拉动了营收增速。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宁波市演艺集团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将工作重心转到原创剧目精品创作与市场培育开发并举。

    2016年,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上,宁波市演艺集团3台剧目入围决赛,最终,甬剧《筑梦》和话剧《大江东去》占得十台“新剧目大奖”中的两席,同时获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舞美设计奖4个单项奖,一举摘得戏剧节27个奖项中近四分之一奖项,牢牢地巩固了宁波在全省舞台艺术阵营中的排头兵地位。

    一路高歌猛进的演艺集团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为助力宁波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演艺集团再攀高峰。2018年,舞剧《花木兰》捧回“荷花奖”,这是中国舞蹈领域的最高奖项。2019年,由演艺集团整合全市艺术资源创排的浙江省第一部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也是继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音乐剧《告诉海》、歌剧《红帮裁缝》之后,宁波在舞台艺术领域十年内第四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地方演艺集团能获得如此佳绩,令全国演艺界瞩目。

    

    以优秀作品服务人民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宁波文化

    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晚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晚会、中东欧博览会、“东亚文化之都·2016宁波”活动年闭幕式、“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近年来的全市重大活动中,都留下了宁波市演艺集团的身影。

    十年间,演艺集团充分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国有艺术院团在文化服务中的功能和宣传思想战线主阵地的作用,年均演出500场以上,承担各类主题晚会和重大文化项目,深入全国各大城市及乡镇,以优秀文艺作品服务人民,提升城市品质。

    位于甬港南路245号的天然舞台于2017年改建后,不仅有演艺集团自有剧目的演出,还广泛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以及明星剧目,满足和提升宁波市民的高雅艺术欣赏需求和水准。

    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戏曲文化,演艺集团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以精品剧目演出、课本剧创演、名家讲座、社团培育等多种方式,引领和熏陶学生。该集团下属宁歌少儿艺术培训学校还通过与义务教育学校合作,创新培育机制,成功探索让“越剧成为必修课”的教学模式。

    十年筚路蓝缕,十年甬艺匠心。宁波市演艺集团立足于本土题材,讲好宁波故事。越剧《明州女子尽封王》《藏书楼》、甬剧《筑梦》《红杜鹃》、话剧《大江东去》《张人亚》、儿童剧《三字经传奇》等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作品层出不穷。

    舞剧《花木兰》、甬剧《筑梦》、越剧《明州女子尽封王》、话剧《大江东去》《张人亚》、歌剧《呦呦鹿鸣》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演出数十次,国家大剧院、北京保利剧院、上海大剧院等主流剧场多次成为展示宁波城市文化形象的“窗口”。尤其是歌剧《呦呦鹿鸣》,足迹遍及杭州、上海、南京、北京、成都和重庆等全国12个城市,演出近60场。

    2019年4月至5月,歌剧《呦呦鹿鸣》剧组200余人从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出发,赴贵州黔西南、吉林延边等偏远和对口帮扶省份城市开展全国巡演。所到之处,当地百姓的鲜花和泪水见证了演出成功,该剧充分发挥了文艺精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扶志”“扶智”作用。

    舞剧《花木兰》三度巡演全国,足迹遍布10个省份20余个城市,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几次出现门票提前售罄、场次加演等情况,成为近年来全国闻名的“爆款”舞剧之一,有效提升了宁波文化影响力。

    “海路遗风·越剧万里行”曾赴全国15个城市巡演,有效传播了这一起源于浙江的传统戏曲艺术。

    十年中,演艺集团33次携优秀精品节目出访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捷克、保加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其中,取材于江南传统婚嫁风俗和宁波商帮走南闯北历史的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横跨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巡演,迄今演出超200场,赢得了全世界观众的青睐。2014年,此剧成为第三部登上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的中国剧目,演出期间,场场爆满。

    

    央地合作借船出海 “宁波演艺”品牌频频亮相国家级舞台

    12月16日起,当代舞剧《冼星海》在国家大剧院连演六场,来自宁波市歌舞剧院的这支年轻的团队再次吸引了全国观众与媒体的关注,在文艺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被观众誉为2021年度成功出圈的爆款剧目。

    “宁波市演艺集团是国内著名的地方院团之一,其制作的多部剧目在业界广受好评。此次是国家大剧院与宁波市演艺集团继第十轮舞剧《天路》后的又一次成功合作,也是双方共同出品、联合制作的首部原创作品,可谓强强联合,进一步整合了艺术资源,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以艺术精品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时代正能量。”12月初,在北京举行的舞剧《冼星海》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这样说。

    宁波市演艺集团成立后,走出了一条“创作在北京、制作在宁波、市场在全国”的精品创作之路。“筑巢引凤”创新性发展的模式,推动了宁波文化人才队伍整体提高。

    演艺集团与中央歌剧院的合作起步于2015年的歌剧《红帮裁缝》。舞剧《花木兰》则是双方联合湖北黄陂区政府的深度合作,实现了多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标。

    “央地合作”模式创新了文化工作机制,地方院团借助国家级的艺术平台“借船出海”,使地方文化工作有机融入国家整体文化工作,宁波演艺的品牌更加靓丽。《冼星海》的成功创排、演出,是央地实现深度合作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地方艺术团体走进国内一线剧场、走上全国乃至世界舞台的一种新的探索。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5点希望,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代舞剧《冼星海》正是这样一部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作品,无论是艺术表达还是思想传播,舞剧《冼星海》都被赋予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宁波市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红表示,演艺集团的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文艺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守正创新,为人民抒情,为时代讴歌,创作经久流传的文艺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香飘千里。林红表示,当代舞剧《冼星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拼搏奋斗的群像,书写了文化之美、山河之美,用艺术的力量,奏奋起之歌,铸奋斗之魂,形象地表达了人民音乐家的执著,永不放弃信念和理想的精神及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而这也是当代文艺作品需要表达的最核心的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12月18日晚当代舞剧《冼星海》正式通过了“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的验收,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引领、突破、不落俗套的当代舞剧,颠覆了传统舞剧的表达方式,赋予了冼星海这个人物更加丰富的色彩,有深度、有内涵,激发了观众无限的艺术联想。这也是继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舞剧《天路》之后,宁波市演艺集团一年内第三部入选并顺利通过“百年百部”验收专家评审的剧目。

    

    守正创新再度出发 文旅融合形成舞台艺术多样性矩阵

    今年8月,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大文化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宁波市演艺集团做好了再度出发的准备。

    9月,宁波市演艺集团和杭州演艺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剧场合作、经营演出、资源联动、艺术活动、售票小程序合作等方面深度融合,将携手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注入强大动力。

    9月4日、5日,以呈现世界各国不同风格音乐曲目为主题的《金秋音乐会》在宁波、杭州两地上演,从“单打独斗”到“联动发展”,双方分摊成本,共同运营,实现了双赢。

    在宁波,一种全新的沉浸式互动演艺模式正在悄然走红——拿到完全陌生的人物身份,穿上戏服,走进老外滩李宅,把自己重置在另一个剧情时空,与戏中人共同探索剧情走向……这已经成为年轻的宁波市民最潮的生活方式之一。从今年国庆期间首演以来,在每场控制人数的情况下,仅仅两个月,就有超过5000位观众走进李宅。《入戏·老外滩》是宁波市演艺集团在探索文旅新演艺上的“试水”,也成了演艺集团打造的现代都市文化品牌符号。

    11月18日,宁波市首个“甬剧创新实践展示基地”在老外滩北岸婵那艺公馆挂牌成立,这是宁波市甬剧团尝试传统戏曲与文化创新深度融合,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打造甬城传统文化展示窗口,也是继《入戏·老外滩》之后,宁波市演艺集团在老外滩孵化的第二个演艺空间多元化发展项目。

    在宁波市演艺集团的“十四五”规划里,对未来有两个重要的目标。

    ——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依托宁波深厚的地域人文艺术根基,优化创作机制、搭建生产平台、加强人才支撑,持续推动舞台精品生产,重点推出《东方大港》《冼星海》《渔光曲》《宋韵九章》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进一步打造舞台艺术精品生产高地,围绕滨海大都市、最美艺术海岸线建设,创新推出以《入戏·老外滩》品牌为核心的沉浸式演艺文旅剧场。围绕新空间新演绎,推出系列音乐剧、歌舞秀、都市话剧、亲子剧等青春剧场;推动传统戏剧甬剧、越剧的创新性发展,设立系列戏剧创新展示演出基地,形成宁波舞台艺术的多样性矩阵。

    林红表示,宁波市演艺集团将努力通过深化改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守正创新,将“宁波演艺”打造成宁波城市文化最靓丽的一张名片,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文化支撑。

    (宁波市演艺集团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