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民生小事,城市“微治理”带来“大文明”

    

    

    记者 杨绪忠 通讯员 刘拥军

    

    跨门经营、乱倒污水、随地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虽事小,但给群众带来的困扰和给市容环境带来的损害却不小。针对城市管理中频发的“小顽疾”,大刀阔斧“一刀切”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也不是常态管理的长久之计。今年以来,我市城管部门从民生小事入手,立足精细化管理的“微治理”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鼓楼中队推进多项精细化管理新举措,探索源头治理“微机制”。针对呼童街北段173—195号9家经营蔬菜、水果、海鲜商户的跨门占道、乱倒污水、噪声扰民等问题,中队集中约谈该区域经营户,从管理现状、城市发展、法律规范等方面进行沟通教育,并就经营户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与9家经营户全部签订《文明经营承诺书》,督促其严格落实文明经营主体责任,限期改正违法违章行为。此外,中队与公安、市场监管、街道社区等联合开展12次联合整治行动,打通信息“壁垒”,形成齐抓共管、互联互通的良性“微循环”机制。还与沿街店铺建立微信群,搭建“微平台”,促进“微自治”,共同缔造常态化管理,创建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把“微治理”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成为城市管理的另一种探索。走进北仑九嘉巷,满眼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青瓦白墙缀以小巧玲珑的花箱,与季节宣传画相得益彰。干净的路面、统一的店招成为城市发展和文明的见证……

    九嘉巷是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首批示范街巷,是北仑精细化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全方位优化美化街容街貌的亮显工程之一。在城管等多部门合力下,从“脏乱街”到“文艺巷”,九嘉巷上演了一出“变形记”。改造中,城管市政、园林、环卫等部门携手修道路、改门面、清死角、提品质,着手对九嘉巷整条街道进行全面更新;会同电力、联通、电信等单位,对空中架设的各类网线、强弱电等线路实现全部“下地”,还居民头顶空间一片整洁;系统化改造提升道路面貌,沥青主路面、花岗岩人行道、花箱绿化小品、人行座椅及道路附属设施装饰美化等细节,体现城市“绣花”治理思路;立体化实施街景综合整治,特点鲜明的、具有浙东山海风情的街景融合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港区文化氛围;一体化更换市政照明设施,LED灯提亮夜间照明,为居民出行安全保驾护航;精细化开展环卫保洁,卫生死角不见了,实现了小巷的“一键美颜”。

    在微治理的推进过程中,城管义工成为中坚力量,鄞州区儿童公园周边“民间路长”团队就是这样一种“明星”团队,吸引了不少周边市民的目光。

    据了解,这些城管义工“民间路长”团队成员大多是紫鹃社区的居民。13年前,城管义工紫鹃社区市容秩序维护岗成立,义工们在紫鹃新村的背街小巷,定期开展捡拾垃圾、劝导占道、宣传文明停车和文明经营等志愿活动。如今,她们在原有基础上新组建“民间路长”服务队,以每周一次的频率,主要服务兴宁路、中兴路等儿童公园周边城市道路,开展“扶单车、护市容、铲广告、做宣传、劝占道、解矛盾、查问题、提方案”等服务。服务队成立4个多月,共开展服务15场次、参与服务165人次,发现并通过“我来管事”小程序报送问题、隐患100余件,扶起(正)单车近500辆,捡拾烟蒂近2000个,劝导无证设摊等不文明行为30多次。据了解,目前鄞州区已相继成立4支“民间路长”团队。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城市管理没有止境,我们要求广大城管人用脚丈量城市管理,多走多跑多看,继续深化“行走甬城,马路办公”活动。以高标准要求,抓好常态化管理,建立相关机制,在管理者与市民的共建中,把家园管理得更好,以点带面高标准常态化全覆盖推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以“微治理”带来“大文明”,使宁波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