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且行且悟 一路风景

——记女书法家毛燕萍

毛燕萍近影
毛燕萍扇面书画作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把小巧的扇子,蕴藏着多少匠心和巧思。古代,仕女之宫扇,文士之折扇,关乎礼仪、审美、象征、文化表征等多重功能。

    近期,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办,海曙区委宣传部、海曙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承办的“匠心之美 清境入扇——毛燕萍扇面书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虽然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控制人数,但每天还是有北京、江苏及浙江各地的观众慕名前来。而在网上,网友们更是通过微信、视频享受了一场唯美的“云展播”。

    88件书画作品,其中宫扇30件,折扇58件,展品书中有画、画中有诗,唐风宋韵,扑面而来。书法清雅秀丽,章法丰富,咫尺间弥漫着高古气息。画涵盖山水、人物、花鸟,色彩明丽,极具逸气。观其书、其画、其诗,不由地让人发出由衷的赞叹:人和作品皆清新脱俗,娴雅静秀。

    不问收获,只管耕耘,毛燕萍一直以此自勉。在艺术的道路上,她且行且悟,一路风景。

    

    家学渊源

    

    在海曙区文保所,有一块匾额,居中的“登科”两个大字,遒劲方正,落款“光绪八年壬午科乡试中式第三十名举人张桢泰立”也保持完好。这块匾额,是毛燕萍和母亲张雪芹捐献的。

    2010年1月,毛燕萍和父母一起来到古林镇葑里村。一位乡里长辈把他们带到一户农家门前。他们的目光齐齐落在一块门板上。门板其实是一块匾额,岁月剥蚀,板面已经风化,上款两行小字因为接近地面已模糊不清。而落款清晰可见,落款中的“张桢泰”,就是毛燕萍的曾外祖父。这个意外发现让他们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带回宁波,进行清理,在阴处晾干,最后决定捐献。

    葑里张氏被誉为“四明望族,代有闻达”。张桢泰,乳名松寿,字薇州,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曾敕授文林郎、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盐政使之职。他勤奋好学,诗书俱佳,生性耿介磊落。生前曾开课授徒,教书育人,门下弟子极盛。

    张桢泰的长子张原炜(字于相,号悦庭、葑里老人),是毛燕萍的外祖伯,在宁波的文化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中了举人。“父子登科”,门楣显赫,在当地传为美谈。张原炜熟读经史,尤精史记,曾评点《史记》和《五代史》,“文章尔雅、书法入欧虞”,与章炳麟、冯君木并称国学大师,和冯君木、陈训正并称甬上名儒。

    张原炜的弟弟张原燿,即毛燕萍外祖父,因当时科举已废,故未得功名。张原燿曾是同盟会成员,在葑里乡,他第一个剪掉辫子,参加辛亥革命,曾任民国版《鄞县通志》书记。书法有名于时,题甬上“一元桥”“巽生桥”等匾额多处,因宁波旧城改造未能妥善保留。书题《宁波小同行永久会碑记》,石碑现存宁波钱业会馆,《甬城现存历代碑碣志》中也有记载。宁波天一阁存有他的行书作品《静夜轴》《空山轴》。

    当看到这一部辉煌的家史时,也许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毛燕萍如此热爱书法又热心社会工作了。她虽然未见过外祖父,但母亲说的先祖们的生平事迹让她深深钦佩。家中有很多碑帖,毛燕萍“近水楼台先得月”——良好的家庭艺术底蕴,使她对文学、书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马头黛瓦墙,燕儿飞过旧时家,空庭有翰香。”毛燕萍在《过鄞州古林葑里祖上父子登科府》中如此写道。

    在这次“匠心之美  清境入扇”书画展中,有一幅作品,书写的是一首小诗:“秋风带雨叶催红,朱绛唯应白露中。既赏一枝灵秀立,何须遍野晚来枫。”这是她弟弟毛磊探亲时见路边的一片红叶而作。毛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药剂学博士,国际知名的吸入药研发专家,长期在欧美从事该领域研究,而毛磊的另一身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女婿。毛磊也喜欢书法诗词,作品清新隽永。那脉翰墨的馨香、博深的精神内涵,就传承在他们的血脉里。

    

    

    

    

    林下之风

    

    毛燕萍喜欢一切美的东西。悠扬的乐音、灵动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清丽的文字、婀娜的舞姿……她都是如此迷恋。古人说“不搏二兔”,她却是多多益善,想探究、涉足多方艺术领域。

    中学时候,有一次,她在北京总参工作的舅舅回宁波小住。那天,毛燕萍正在拉小提琴,舅舅在旁默默地听着。等她拉完小提琴,舅舅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每个人都要做自己擅长的事。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接着,舅舅拿起一本先祖留下的法帖,握笔在阳台的地上写起了榜书。一支笔在他手中挥洒自如,轻重徐疾,提按顿挫,变化万端。再看地上,一气呵成的字是如此流畅自如,真如游云惊龙、矫健飘逸。毛燕萍看呆了。也许,舅舅那段日子就在观察她,暗中把她的艺术潜质做了一个比较。也许,舅舅是有意要她继承先祖们的书艺。从那时起,毛燕萍就专注地练起了书法。常常是做完作业,就在桌前静静地临摹或读帖。沉浸在书法里的世界是如此美妙。形神的凝聚、技法的妙用、情怀的展现通过纤纤羊毫传递在纸上。那一刻,心灵世界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龙藏寺碑》和《九成宫醴泉铭》是她最爱的字帖。前者的瘦劲宽博、方整有致和后者的精密俊逸、方正浑穆,对她的小楷产生了很大影响。

    毛燕萍曾经的工作与书法艺术无丝毫关联。一开始,她在卷烟厂工作,后来,在信托投资公司。当时,她的同事都很诧异,在这个诱惑颇多甚至有点浮躁的社会里,她却能长期埋首于书案前。在常人眼里,练书法是一件枯燥、单调的事。毛燕萍却始终保持心灵的宁静。一方面,她勤练帖,一方面,她去拜访甬城的名家。她得到了周律之、郑学溥、沈元魁等前辈的指点。前辈们的蔼然、谦逊深深影响了她。“那些老书法家,有那么大的成就,对人都彬彬有礼,谦逊温和,俨然君子,可见书法滋养心灵,濡染气质。”她说。1997年,她的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协“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当时,她只是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

    天赋加勤奋,毛燕萍很快在书法界脱颖而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她有了众多头衔。1998年,她又筹组成立了宁波市女书法家协会……

    职务多,事务杂,她经常要向单位请假,想想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一点关系也没有,虽然领导、同事都支持理解,和颜悦色,但她去请假时心里总是不安。2004年,毛燕萍为了心爱的书法,辞去收入丰厚的工作,建起陶然草堂书画社。“二十四桥连,飞檐重阁通幽处,店家曲径边。”这是她描写鼓楼步行街的词,而她那个陶然草堂,就在鼓楼一隅,闹中取静。陶然,意味着喜悦、快乐甚至沉醉,草堂,文化人常常以此谦称自己的书斋。从此,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那种心情,就如羁鸟归林,池鱼入渊。

    一踏入陶然草堂,心就静了下来。这书斋里有一股清香,那是墨香、茶香和那些书画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息交融而成。而这时,倘若一位眉清目秀、气质高雅的女士再燃一支清香,弹奏一曲古琴,或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毫,她心无旁骛,神情散朗,你一定会在内心称赞:“林下之风。”

    

    

    

    

    社会担当

    

    “书法家要有社会担当。”毛燕萍说。书法家书写的内容,不外乎格律诗词、楹联。和一般人书写史上遗留诗篇或记录友人间的唱和应答不同,毛燕萍的书法作品,大都是自己的原创之作,关注时事,聚焦当下,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宁波三江口的锦绣风光、杭州湾大桥周边湿地的人文景观、院士林的银杏、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善行……都从那规整典雅的诗词和灵动的笔画中呈现出来。

    2009年,20名中国书法家、20名日本书法家齐聚北京大观园。中国书协第20届中日友好自作书展最高奖“诗书合璧奖”在这里进行激烈角逐。短短半小时,需要创作出立意新颖、格律规整,形式、内容兼美的诗词书法作品。初夏的大观园,处处绿荫匝地,鲜花如锦。面对眼前的旖旎风光,想起名著《红楼梦》中的诗词,怡红院的明媚鲜妍,潇湘馆的冷翠清幽,稻香村的桑榆美景,在心中浮动着,再想到中日书法家济济一堂,为传承书艺而联袂携手的欢欣,她挥毫而就:“又见红楼梦不残,清溪修竹黛朱间。梅韵樱姿共辉映,转眸看。沧海一衣云问暖,桑田千带水知寒。诗唱墨歌邻友睦,举杯干。”典故、实景、现实意义交融,诗书俱佳,她成为五名最高奖项获得者之一。

    毛燕萍潜心艺术,同时热心社会事务。她是第十四届、十五届宁波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宁波诗社社长。曾经,她为了筹建宁波市女书法家协会而辗转奔波,也曾为了协会的通联工作而奉献宝贵的时间。“职务是一种荣誉,享受荣誉的同时需要付出,接了事情就得做好。”她说。浙江省书协成立30周年,在梳理、总结30年工作时,宁波书协的这一块工作得到了表扬。为了使资料尽量翔实、准确,毛燕萍走访书法界的前辈,多次校对、补充。有地方出6000元钱要她写一块匾,她也推掉了。那段日子,因为忙碌、紧张,她常常失眠。在鼓楼步行街经营,她还曾多年担任鼓楼步行街联合党支部书记。2006年,她建立了党支部QQ群,方便党员间的沟通、交流。鼓楼步行街改造,她撰写报告,建议改善环境和交通秩序。“这个问题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并付诸行动,或许我的那份报告起了一点推动作用。”说到这里她会心一笑。由于她对社会事务的热心和奉献,她被选为海曙区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平时,一些协会、社区的公益活动,只要没有会议冲突,她都积极参加,写春联,送祝福,作讲座,忙得不亦乐乎。在武汉疫情期间,她多次慷慨解囊。河南抗洪,她积极参与慈善拍卖,获得中华慈善总会荣誉证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宁波建城1200年。她积极参加海曙区文联组织的“艺说党史”活动,在海曙政协的讲堂作“赏诗书——读党史”讲座,好评如潮。后来,视频录像还被许多单位拷贝、播放,“鄞响”咨询平台曾以专栏形式播出。她还筹备组织了“诗路甬城”重阳雅集暨纪念宁波建城1200年古典诗词吟诵会。

    

    

    

    

    书法教育

    

    小小的陶然草堂,孕育着一个书画艺术的大天地。毛燕萍一家四人,都在这里传播书画艺术。说起毛燕萍的家庭,是真正的艺术之家。她先生善画,颇得其外祖父黄固源衣钵。她先生本来是一位军人,转业后可以到党政机关任处级干部,但由于迷恋书画艺术,便与妻子共同打理陶然草堂。她的儿子,从小受到家庭熏陶,热爱书画、篆刻、诗词,而且很有自己的艺术眼光和观点。儿子和媳妇都是双学士,大学暑假时在陶然草堂进行教育实习,从此一发不可收,大学毕业后也加入了这个联盟。一家人现在都致力于书画教育。

    “我出国旅游,看到人们对中国的书画艺术敬佩有加。中国人如果对自己的国粹都不了解,会被外国人看不起。”毛燕萍说,有一次参加在日本举行的诗书活动,大家在车上一路作诗,自己吟唱。导游惊诧地说,20多年从事导游工作,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如古典电影中放映的那样,如此高雅、如此美好。在座的日本友人发出由衷的感叹:“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感谢中国!”

    去美国费城西切斯特大学讲课,毛燕萍一开始担心“门庭冷落”,没想到一进教室,就看到台下黑压压一片。校长、艺术系的教授都来了。学生们凝神屏听,气氛异常热烈。后来,许多外国友人邀请她做客家中,而且,请她在空白的墙壁上、素色的沙发桌布上写下中国书法。

    教授书法,毛燕萍将国学与书法艺术结合起来,如让学生书写《弟子规》《三字经》等。“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她说。在高雅的古琴声中,在美丽温婉的毛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一些顽劣调皮的男孩子渐渐安静了,几年过去,孩子们懂礼仪,有教养,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不少学生在全国获奖,还有学校慕名而来,选购供学校书法教程用的样书。

    “每一天,不是正在忙碌中,就是在准备忙碌中。忙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快乐的;忙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则是一份责任,也像是修行。渐渐地可以发现,在各种忙碌中,只要足够认真,就可以在分分秒秒中获得成长。就可以学会把时间在碎片中聚合,串起一条完美的项链。”在这次书画作品展的前言中,毛燕萍这么写道。

    “她在古典情怀和现代环境之间,设置了一层薄薄的垂帘,亦隔亦透,可舒可卷,思古幽情与世俗生活的冲突藉此消解,理想与现实也得以映带勾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胡小罕曾这样评价毛燕萍其人其作。

    更有许多学生留下观后感言。“毛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谦虚、谦和、低调,在她身边的学生朋友无不被她的谦德柔美感染,被老师用心细致敬业的学风感化。”学生徐奕写道。

    这就是毛燕萍,几十年如一日地忙碌着、修行着。她真的串起了一条完美的项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