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合 通讯员沈晶晶 袁佳琦)到2025年,建成一家以上省级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健全工程师创业创新地图、工程师“全职引进”“柔性合作”“共享共用”三张清单;实现全区工程师总量和质量居全省和全市前列,专业技术人才达到9万人…… 求天下英才,建人才高地,兴发展大业。1月11日,在海曙区“工程师友好区”专题发布会上,全省首家区级工程师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同时发布了“高水平工程师队伍建设十五条”专项举措,向全球工程师发出“求贤令”。这标志着海曙区“工程师友好区”建设正式启航。 “工程师队伍,是推动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研发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翁士乔表示,该企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需要优秀人才的有力支撑,企业现有的人才队伍中,工程师占比20%左右,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放眼整个海曙,以产业工程师为代表的各类人才已超过25万名。根据现场发布的《海曙区工程师创新创业地图》,该区有上市头部独角兽企业、高成长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人才企业、知名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等300余家,大多聚集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 “这次,我们聚焦‘工程师友好区’建设,推出了一系列更为精准的举措,给予工程师这个群体最大力度的扶持和支持。”海曙区委人才办副主任许晟说。 比如,海曙区将赋予重点企业人才举荐权,择优举荐高水平工程师或工程师团队进入区“百创汇海”工程终评;在安家落户、子女入学、健康医疗、住房保障、金融信贷、文体旅游、无忧出行、优享生活等方面,给予工程师“一码即享”专属服务。 对此,宁波万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炜表示,这些举措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青年工程师提供了比较大的便利,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从高校招引有潜力的工程师人才,也有利于这些青年人才专注于技术开发,更好地融入海曙、融入宁波。 “我们将以‘工程师友好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创业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融合,充分释放‘工程师红利’,为海曙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插上腾飞翅膀。”海曙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