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1月2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人的“酸”

    

    

    洪定国 

    

    酸,来自自然界,众多植物含酸味。青梅之酸,可以止渴。《三国演义》有生动描写,以此表现曹阿瞒的“急智”。古人之智,又将“酸”应用于日常饮食,醋的酿造,使得“酸”成为五味之一,酸甜苦辣咸,酸排在五味之首,“无酸不成宴”似乎也不是过誉之词。

    早在春秋时期,酸就进入文化艺术领域。《诗经》中的《召南·摽有梅》写到梅子,郭璞注为“古代和羹之梅”,梅里含果酸,可以去腥,软化肉组织。

    “酸”何时跟读书人挂上了钩,难以稽考。酸,本无褒贬之分,应该是个中性词。后来逐渐转向贬义,词意进一步延伸。迂腐被说成“酸”,嫌其咬文嚼字,死抠教条,脱离实际;潦倒被讥为“酸”,哀其困穷不能腾达,所谓“一副穷酸相”;对人怀有嫉妒之意,出言相讥,就指其“含酸”。

    《红楼梦》第8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隐指林妹妹心胸不够开阔。至于“读书人是穷酸”的说法,多见于戏曲作品,越剧《西厢记》《五女拜寿》,都有读书人困穷时被讥为“穷酸”的情节。可见,“酸”与读书人脱不了钩是有历史渊源的,也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

    民间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俗语,也把酸划入反面形象一类;“酒酸了”“饭酸了”,都是食品变质不能再食用的信号。“酸秀才”是俗世贬抑读书人的常用语,经《儒林外史》等小说呈现,“酸”几乎成了读书人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当然也不是一面倒,“秀才酸而善”也常见于文学作品。有一出剧叫《三家福》,写一位“酸而迂”的教书先生,除夕夜拿了一年“束修”(工资),回家去团圆过年,途中遇一位邻家大嫂因丈夫久未归家、全家衣食无靠而想寻短见,就以自己的工资谎说成是她丈夫托他带回的钱,邻妇破涕为笑。先生救人急难后身无分文,除夕夜不得不去邻居地里,偷挖几个番薯充当年夜饭。此剧最后,三家皆大欢喜。迂而酸的教书先生,待人热情、友爱,赢得一片赞声。

    真正的文学大家,是与“酸”绝缘的。文人以德才并重为做人规范,是从孔夫子那时传承下来的。文学史上,文学家之间相知相厚的佳话,比比皆是。狂放如李白,洒脱如苏轼,孤傲如徐渭,执着如陆游,都有挚友相随相和。李白与贺知章,苏轼与黄庭坚,陆游与范成大,都是情同手足。当然,相讥相嫉者也不乏其人,但就大势而论,文人相轻的“酸味酸风”不是主流,而且“酸”事一旦显露于众,是为人不齿的。现代文人中,鲁迅题赠瞿秋白条幅一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堪称文人相亲相益的典范。

    人是类型各异、千奇百怪的,读书人也一样——嫉妒旁人的,脚底使绊的,落井下石的,背后进谗的;好色的,贪财的,投机的,造谣的,奇葩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第一种,别人威信高、人缘好,心里便受不了;第二种,自己处境不顺、做事受挫,总嫌别人挡道;第三种,容不得别人成就超过自己,无故找茬设障碍,等等。

    诚然,有“酸”症的人,有轻有重,有隐有显。轻者偶有一二,重者几种兼具。也许,事临其身时,心中会泛起“酸”意,但转念一想,说到底,“酸”的是自己的身心,真当该跳脱出来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