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斌 |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中国经济的热词之一。低碳发展也因此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碳,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字眼,它不是一个监测值,而是在这个字眼背后,我们关键要做哪些事。”作为长期研究该领域的专家,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交通与投资研究部主任赵斌如是说。 传统工业,可以说是建立在碳的利用基础之上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就是要摆脱对碳的传统依赖。这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去年10月份,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在赵斌看来,国家“十四五”规划特别强调了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这也是当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所要遵循的,也就是“不搞运动式减碳,要先立再破”,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齐发力,在结构优化、能效提升上下功夫,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上做文章。 他说,去年宁波紧锣密鼓地制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1+6”行动方案,今年将会按照总体部署和要求推进。 事实上,从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宁波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型上成效显著。这两年,宁波也一直坚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去年,我市新创建三星级绿色工厂342家,四星级绿色工厂118家,落后产能淘汰涉及企业278家,整治“低散乱污”企业2716家,新建或提升小微企业园31个。 “转向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归根结底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要用系统思维来考虑。”赵斌说,在产业发展领域,目前国家更加强调能源强度、碳强度,强调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作为制造业大市,宁波工业在许多行业和产品能效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这是宁波推进碳达峰的工作基础,要充分挖掘扶持,并立足能效提升这个关键点,打造更多的工业能效方面的“单打冠军”。 在交通领域,宁波在推进低碳交通方面也有很好的积累。大力发展海铁联运、现代物流平台是重头戏,优化路网治堵、更新交通工具也很有成效。宁波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诸如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补贴政策、对氢能示范应用项目的扶持等。今后还可以挖掘铁路货运和内河运输潜力,重现水乡文化和经济。 减污降碳上,建筑领域也需要“积极参与”。宁波很早就开始创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市。近些年,宁波新农村屋顶光伏的示范应用做得比较好,为今后升级和扩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我们可以此为基础,以农村地区为重点,以光伏建筑为载体,探索打造‘零碳’村镇试点,让碳中和从过去一直停留在量上向社会形态领域转变,走出一条光伏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他建议道。 “在生活领域,我们要积极地倡导、宣传低碳意识、绿色文化、生态文明,树典型,推示范,展新风,引起全社会重视,从而改变更多人的观念。”赵斌说,这个进程可能会相对缓慢,但是只要形成一股潮流,就会形成社会风气,最终实现真正的绿色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