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建筑起重机械数字化监管平台。 |
|
建筑工地作业现场。 |
近年来,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探索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新机制、新途径,通过强化管理、细化流程、优化运营,奋力书写破解住建质安管理痛点、难点的“新考卷”。 2019年4月,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管委员会宁波监管局,在全国创新推出宁波起重机械设备“保险+服务+科技”项目,运作近三年来,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该项目是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等高风险环节推进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实践,是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和“共同富裕”先行市在住建领域的有益探索。 强化管理给风险做“减法”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一直以来是困扰建筑领域的一大难题,由于起重设备装拆和操作技术要求高、使用频繁、易疲劳等特点,导致施工安全隐患突出。为强化安全管理,市住建局开拓思路、巧解难题,在全国首创起重机械设备领域“保险+服务+科技”新模式,即以“保险”为保障,赔偿损失,缓解矛盾,实现风险兜底;以“服务”为抓手,排查隐患,督促整改,实现风险减量;以“科技”为平台,线上运营,数据共享,实现效率提升。 新模式注重服务前置和科技赋能,通过整合第三方服务机构、筹建风控运营中心、开发信息科技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任务调度、教育培训等专业化、集约化服务,推动保险由简单的“事后赔付”向“事前排查、事中预警、事后赔付”全流程服务转变,从风险等量补偿向风险减量管理升级。 在这种新模式下,“政府引导、险企运作、平台调度、专家参与”的多主体合作共建的安全生产新格局形成,充分体现了多元化共治、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新理念,有效凝聚了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生产风险闭环管理合力,加快政府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基于加强风险管控和降低理赔成本的诉求一致性,保险公司有充足的内驱力督促风控服务质量提升,创新设立起重机械设备保险风控运营中心,对检测、风控服务机构进行准入管理、规范整合、通盘调度、绩效考核、监督整改,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基本消除了检测流于形式的行业乱象,并在国内建筑行业首创起重机械设备风控服务。 去年,宁波市共完成起重机械设备检测10434台,不合格设备整改率86%;完成起重机械设备风险检查27019台次,发现各类机械设备高风险隐患1693个,高风险设备整改率达97%,对于不合格设备或无法整改的设备,均禁止使用并退出建筑工地。 服务提质 细化流程给安全做“加法” 为统一风控检测标准,市住建局联合保险公司全面梳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规范,创造性引入风控服务,从证件资料、人员管理、环境条件、作业规范、设备结构等维度建立了11个风控评估标准模板,实施起重机械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深入解读《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规范完善了起重机械设备“保险+服务”项目的检测报告模板,覆盖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系统、防脱装置等15个模块,包含87项检验内容,统一安全作业标准。 与此同时,根据国家关于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标准的21个法律法规文件,结合宁波起重机械设备市场的特点,我市针对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编制图文形式的检查手册。聚焦安全装置、结构件、连接件、电器系统、传动系统、防护设施、抗风措施等重点方面,逐类细分为55项,并逐项梳理出检查标准、条文依据、图文示例、建议措施。通过图文解说,告知使用人员或管理人员正确与错误的操作方式,起到直观的安全规范指引作用。 此外,市住建局联合保险机构设立了起重机械设备保险风控运营中心,构建了涵盖风控、检测、培训、宣传、科技5大板块,23项工作,85个指标的一套工作运营指标体系,明确了具体工作要求,例如检测和风控报告后台审核须达到每日总量的10%,现场抽查每周不少于3人·天,每月不少于18人·天,并对这85个指标做到日追踪、日更新。 科技赋能 优化运营给效率做“乘法” 瞄准工程安全监管领域痛点、难点,市住建局聚焦数智化转型、全过程管理、透明化服务三要点,提升优化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保险风控服务,迭代升级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数字化监管平台,在全省率先实践建筑工程安责险“小切口”,有效打造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全链式管理以及全域化联动“大场景”。 目前,全市10595台各类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设备,862家关联企业、22873名操作人员,3000余个房建市政和轨道交通建筑工地均已纳入数字化监管平台,构建起了及时发现、精准溯源、高效化解风险隐患的闭环管理体系。 针对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我市建立起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企业违规联合惩戒机制,强化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实现违规线索互联、处理结果互认,健全行政处罚、信用惩戒、暂停承接新业务的系统性综合处罚体系,对121家违法违规和问题隐患突出的租赁企业、参建单位纳入市级“黑榜”通报; 二是建立问题设备锁定清理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监督巡检,锁定“套牌”“翻新”起重机械设备,限制其后续使用,直至肢解销毁、驱逐出宁波市场,及时“排雷”,全市已累计淘汰老旧和“套牌”“翻新”起重机械设备2100余台; 三是建立人员作业追踪机制,在保证信息安全前提下,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将人员多点重复备案登记问题及时推送给责任企业,督促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人证相符、持证上岗。 为提升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能效,我市推出设备“唯一性标识”,系统自动生成产权备案登记“唯一性识别”二维码,监管部门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设备详细信息,以此提升日常监督效率;聚焦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生产、备案、安装、顶升、拆卸、检测、闲置、离甬等全过程痕迹管理信息;实施人员“实名制作业”,建立特种设备人员从业记录可追溯、关键环节可核查机制,通过人脸识别与实名制系统联动,实现人员资质核验、入库出库关联锁定,加强关键岗位人员履职管理;落实风控检查“精准化服务”,确保安装、顶升、拆卸等关键节点风险检查踩点率有效提升。 下一步,住建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深化“监管行政化部署推动+保险市场化风险管理”的现代化治理思路,将起重机械设备保险融合重塑成为具有宁波特色的建工安责险,健全保险参与风险防范、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继续发挥好全国首个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推动保险改革创新的成果逐步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 徐卓蔚 孙列 郑修军 王琼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