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国内国际/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1月23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党史办实事 为民服务践初心

——我市创新开展“上门入户访民情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海曙区进一步开展高山巡回卫生健康服务,将“为民办实事”延伸到山区“末梢”。
(市委宣传部供图)

▲鄞州区潘火街道同欣社区童王小区二期的公共晾衣架。

    

    

    

    

    

    

    记者 张昊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为民之情,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要求,创新开展“上门入户访民情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做实事结合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生动实践,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全员下沉访民情

    鄞州区潘火街道同欣社区童王小区二期是老旧小区。由于小区内没有合适的晾晒区域,许多居民在小区树木上、健身活动场地乱扯绳子或私设晾衣竿来晒衣被。前段时间,社区网格员在入户访民情时,不少居民再次反映了这个问题,表示一直想要有一个公共晾晒衣被的地方。社区经过集体商议,启动了小区微改造工程,在小区合适晾晒点安装了15个公共晾衣架,满足居民需求。

    此次实践活动中,各地党员干部带头,组织社工、志愿者等纷纷走进千家万户,第一时间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党委政府推进发展、服务民生的政策措施,宣讲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绿色文明健康生活的科学知识,宣讲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措施成效。在入户宣讲的同时,主动听取群众的困难问题诉求,并实时记录解答、当场办理,做到“学”“做”贯通,进一步转变作风、破解难题、推进发展。此外,利用12345政务热线、81890求助服务中心、各类新闻媒体等平台,征集“群众身边不满意的小事”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满意度调查,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党员干部在身边。

    全覆盖走访、全方位入户。目前,10个区县(市)及3个开发园区共走访家庭308.69万户,发放科学防疫、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各类宣介资料322.51万份,收集各类问题5.27万个,解决问题5.13万个,解决率97.34%,形成了具体可感的工作实效。

    以学促干解民忧

    在镇海区澥浦镇沿山村,进出村的主干道是典型的T字路口,因绿化隔离带阻挡,村民进出车辆需沿人行辅道行驶20多米,才能绕行至慈海北路主路。辅路狭窄,一到高峰期,车辆进出拥堵,村民出行不便。在“上门入户访民情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有很多群众反映此事。在镇海区文明办协调下,由交警部门牵头,镇政府、区建交局、村委会共同配合进行升级改造,打通绿化隔离带,重置信号灯位置,增设车道、人行道和照明灯,并在早晚高峰安排交警执勤。村路于去年8月完成改造,沿山村村委会代表3000多名村民给澥浦交警中队送上“全心全意服务为民,尽职尽责工作高效”锦旗。

    听民声、询民意、求民计。我市根据群众提交问题的类别、层级及时限分门别类,总结梳理出环境秩序、社区服务、交通出行和办事办证4大类“急难愁盼”问题,这些问题占问题总数的80.27%,共有4.12万个,解决率97.3%。各级、各部门自下而上、层层推进、逐级落实,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企业的操心事、基层的困难事。目前,乡镇(街道)、村(社区)共解决问题5.01万个,占解决问题数的97.66%,绝大部分问题在基层得到了有效解决,将党的声音、党的政策、党的关怀落到了实处。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群众意见、问题落实和解决情况,各级、各部门均做到一一跟进、逐级掌握、了解回复,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对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逐一作了解释。调查显示,群众满意度96.34%,得到了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注重创新提质效

    “上门入户访民情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作为、创新方法,走进街道社区、走入群众家里、走到百姓身边,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碰撞,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想方设法为群众服务”,切实把服务落到实处,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困难事办实办好。

    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依托巡回指导组进行跟踪问效,并以数字化的手段建立旬报制度及问题分解流转制度,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和闭环管理机制。

    我市注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创新解决各类问题。建立了“一听、二问、三送、四导、五讲”的上门入户工作程序,并将“周二夜学”变成“周二夜访”,把学习宣讲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和“为民办实事”的课堂搬进寻常百姓家。同时,还考虑到双职工家庭白天不在家无法走访、晚上不便走访的情况,开展“红色周末行”,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实践活动体系。

    围绕“群众身边不满意的小事”,我市聚焦群众的急难事项、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科学防疫等工作重点,主动作为,加快推进社区服务、环境秩序、交通出行、办事办证等民生实事。

    ——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小区晾晒难、充电难问题,创新在全市推出老旧小区微改造,分别在小区合适晾晒点集中安装公共晾衣架;

    ——推出“绿色出行·充电无忧”专项行动,集中安装电动车充电口和充电桩,居民扫码即可完成充电缴费,现已累计为全市75个小区5500余个车位提供接电服务。

    ——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期间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开展“最美上学路”改造行动,推出学生专用接送通道。这些举措极大满足了居民需求、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少群众自发给有关部门写感谢信、送锦旗。抗击台风“烟花”“灿都”期间,把避灾安置点变成文明实践点,动员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团队)5000多支、志愿者超20万名,服务时长超过100万小时。此外,还解决了“垃圾围城”“噪声扰民”等“关键小事”,惠及群众122.7万人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