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岙狮王”带着徒弟们一起给狮子“刷新”。 |
 |
徒弟们在拜师仪式上向“南岙狮王”葛忠奎行礼。 |
 |
徒弟们正在表演舞狮。 |
记 者 严龙 通讯员 将攀 周如韵 文/摄 前天下午,宁海县桃源街道南岙村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拜师仪式,“南岙狮王”葛忠奎一下子招收了20名弟子。 宁海舞狮起源于唐代,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舞蹈样式之一。南岙舞狮则代表了宁海文武狮,是当地农历新年或重大活动时不可或缺的表演形式。 当天下午的拜师仪式简洁又隆重。依循传统,徒弟们与“南岙狮王”葛忠奎签了拜师帖,“南岙狮王”则带着徒弟一起给狮子“刷新”,即涂上新油漆,捋顺狮子毛等。 葛忠奎说,学习舞狮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日常训练更是磨人:数公斤重的狮子头饰套在头上,长时间举着,还得不停地变换舞姿。表演“狮尾”的演员不仅要体格强壮,还要善于配合,表演时需要一直弯着腰,非常见功力。演员一场表演下来,常常腰酸背疼,汗流满面,磕皮流血是家常便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人学着学着,耐不住累和苦,就半途而废了。所以,不少舞狮队常常出现后继乏人的窘境。在桃源街道文化站牵线搭桥下,20名喜爱舞狮的青壮年加入了舞狮行业,这将为振兴这一古老的非遗项目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