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2月1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黄鱼喜讯”敦促海洋捕捞再改革

    

    

    张 弓

    

    上月中旬,浙江不少媒体,在醒目位置报道了一则关于东海大黄鱼的喜讯——1月14日,象山渔民一网捕起2000公斤野生大黄鱼,卖了957万元。一斤以上的,每斤1300元;2斤以上的,每斤2100元;3斤以上的,每斤2900元。

    但是没过几天,媒体的口气变了。1月20日,刚刚以《哇,这一网,中了大奖啊》为标题报喜讯的《钱江晚报》,以《东海大黄鱼刚恢复 保护还需加码》为题,报道了浙江省人大代表余雄伟的呼吁。离渔场更近的《舟山日报》,反应更迅速,1月17日就发表了“冷思考”——《别再走“一网打尽”的老路了!》,而且还配发了记者现场拍摄的百艘小艇围钓大黄鱼的8幅图片。1月19日,《宁波日报》发表时评,提出《全力保护和优化海上“绿水青山”》。1月28日,该报又以2000余字的篇幅发表通讯,呼吁“请为越冬大黄鱼留一条‘生命通道’”。

    这次象山渔民一网两吨的渔获,应该是喜讯。两年前,奉化渔船曾一网捕获大规格野生大黄鱼700多公斤。联系起来看,可以说明,我们几十年下狠心的禁渔措施,有了显著成效。

    由于过去一味追求产量,上世纪70年代,大黄鱼曾经面临被灭绝的险境。上世纪90年代初,切身感觉到这种险境的渔民,从不同角度向政府建议,采取措施保护渔业资源。其中,象山渔民就不止一次提出东海渔场休渔的意见,并获得支持。1995年,国家颁布了黄海、东海实行伏季休渔的规定。到了2002年,象山渔民发现渔获中,仍然有很多幼鱼,又向联合国秘书长和12个濒海国家元首发出倡议——“全世界共同保护海洋”,得到了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响应。倡议的内容之一,就是将每年的休渔期,从当时的三个月延长到五个月,即从每年4月16日至9月16日。为此事,《宁波日报》专门发了新闻和评论,《人民日报》在一版转发了《宁波日报》的评论,题为《象山渔民有眼光》。现在的大黄鱼能形成渔汛,象山渔民功不可没。

    然而,这次关于大黄鱼的大喜讯,又不免让人担忧。经过研究机构的监测,这网大黄鱼,基本上是纯野生群体。要形成这样的大规模野生群体,需要10来年时间。据记者披露,最近,宁波、舟山、温州以及福建的渔业专家,正在研究新的大黄鱼保护思路。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研究员吴雄飞认为,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有效降低捕捞强度,让鱼虾蟹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繁衍成长环境。

    笔者曾在原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工作多年,认识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和领导,近日在与网友探讨这个问题时,有人认为,降低捕捞强度,国际上现行两种制度可以借鉴。一种是“许可制”,就似我们正在实行的休渔制度。这种休渔制可以看作“许可制”,即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允许捕捞,在这个时间与范围之外,不准捕捞。还有一种叫“配额制”,就是规定一年之内可以捕捞的量,超出这个量,就得停止捕捞。根据我们的国情,我以为这两种制度可以并行采用——既对捕捞时间和范围进行限定,又对个别特殊鱼种实行配额,即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若对某特殊鱼类捕捞超出了规定的量,即停止捕捞。还可以再加一条,无论是“许可制”还是“配额制”,必须对渔网网眼的尺寸作出规定,以保护幼鱼不被猎杀。

    除了专家群体反应迅速之外,在“大黄鱼喜讯”发生地象山县,如何进一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也被提上了重要工作日程。2月8日举行的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县委书记包朝阳提出今年要打好“五场硬仗”的目标,其中之一是“打好捕捞渔船减船转产硬仗”。渔船减船转产,就是降低对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强度的重要举措。

    “大黄鱼喜讯”发生不满一月,专家、媒体和地方政府,都做出了快速反应。这是令人高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的教训不会重现,对海洋捕捞的管理制度再次改革,一定能很快见诸行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