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党史·方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2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鉴月鉴双鉴驱动 记录宁波新时代新图景

历卷《宁波年鉴》

《宁波年鉴》年度关键词页和《宁波月鉴》目录页

《宁波月鉴》正刊

    

    

    

    

    

    

    2021年12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宁波年鉴2020》被评为全国“特等年鉴”,成为全国3200余部地方综合年鉴中的佼佼者。

    这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级综合年鉴,也是《宁波年鉴》创编以来取得的最高荣誉。

    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组织完成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是政府地方志工作部门的主责主业。

    全市年鉴工作者将继续不懈努力,记录好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历程,留存好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争先的前进印迹,为宁波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作出更大贡献。

    

    《宁波年鉴》

    铭刻奋斗记忆昭示发展路径的城市年谱

    

    

    

    

    廿五成史册 硕果绽风华

    

    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年鉴工作。1997年5月,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自1996年度起定期编辑出版《宁波年鉴》”。2002年11月,成立宁波年鉴编纂委员会。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印发通知,就做好《宁波年鉴》工作作出部署。

    1999年6月,《宁波年鉴1997》正式出版,这是第一部宁波市级综合年鉴。迄今为止,宁波共编纂市级综合年鉴25部,累计字数3300余万,页码总数近1.5万页,收入条目5万余个,表格2300余个,配图5000余幅,全面、真实、准确、系统地记述了1996年至202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取得的年度重大成就,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宁波提供了具有政府公报性质的全景式、连续性、可比较的资料,同时,还有对事物对象的多年线性概览及对当年动态事件的整体聚焦式描述。

    《宁波年鉴》屡获大奖。在中国地方志系统、中国出版系统举办的全国性评比活动中先后获得综合特等奖1次、单项特等奖2次,综合、单项一等奖各5次。

    《宁波年鉴》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知网编制的《<宁波年鉴>影响力传播统计报告(2019)》统计,《宁波年鉴》总浏览量12.11万次,下载量4.63万次,90.5%条目平均被下载一次。

    《宁波年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多年来,向各部门提供用于全国重要会议上宣传展示宁波情况资料、省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资料、开发区项目引进撰写投资书资料、城市街景开发项目资料、重要展览布展资料、行政服务中心群众查询屏资料、公共信息亭资料、省市新闻媒体报道市情资料等2800余次(件)。

    主要特点特色

    注重质量建设。制定《宁波市年鉴质量等级评价办法(试行)》,包括评价对象、评价组织、等级划分、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运用等内容。建立《宁波年鉴》编纂工作流程制度,确立12道关键环节。完善全面型业务骨干培养制度、工作督促和“回头看”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创新责编主导制度,提高责任编辑选题策划能力,严格筛选有价值、新颖性、前瞻性的主题。

    注重体现“甬味”“年味”。加强每卷框架研究并及时调整,突出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做到门类全面、结构平衡,全面反映新发展面貌。

    以2020卷为例,新设类目1个、分目(副分目)16个,撤销分目2个。《应急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产业》《城市建筑和风貌》《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等一批“新面孔”首次出现。继续做强《港口·口岸》《高端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一批地域特色和主导优势产业内容。类目排列顺序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及宁波实际情况,三次产业依次铺开,逻辑性强。文稿处理时发挥编年优势,注重挖掘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重新梳理撰写事物脉络,力求记述准确到位、全面完整,将基础较差的“堆砌”资料变身为符合体例、高质量的年鉴作品。每卷根据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设置相关专记,如“全面深化改革”“宁波前湾新区设立和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设立和建设”“宁波市机构改革主要过程”等。拟制年度大事记选录标准,精选大事,严格控制条数,“大、要、新、特”以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均有体现。首创彩页“年度关键词”,每卷提炼约70个年度重要词汇制成“云图”排列,全年总况跃然于上,信息含量大、表现形式新颖。设置《年度事览》《年度精彩》等运用通栏组照搭配构成的专栏。首创《宁波经济发展地图》,涵盖经济数据、开发区域、百强企业等要素。装帧设计也有宁波味道,以“羽人竞渡”为封面主标志。

    注重资料积累。2016年,开始建立史志资料年报制度。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市、区县(市)、镇乡(街道)全覆盖的年报制度,形成资料保管、开发利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年统一部署、统一提出规范要求。如2020年度,市本级共收到150余家单位1.05万件电子资料、190余册编印出版书籍,成为《宁波年鉴》基础稿选题参考、条目要素核实完善补充的重要来源。编纂团队充分运用经过审核、溯源明确、门类齐整的年报资料,主动学习消化十倍于成书的年度性材料,从宏观上把握年情、地情。目前,累计征集资料6万余件,录入“宁波史志年报资料电子库平台”,总容量150GB以上。

    注重编研结合。2017年起,宁波建立年鉴专题研讨会制度,围绕编纂工作实际,已召开4次会议,开展纲目互评、编纂实务交流等。2021年起,宁波建立年鉴专家评审制度。组织撰写的《从年鉴使用情况调查思考编纂目标的实现和调整》入选2019年全国年鉴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年鉴论坛,并作为优秀论文在大会上交流发言。《试论年鉴实用性与编纂目标的统一——年鉴使用情况的调查思考》被《中国年鉴研究》刊发。《初衷与回望:年报制度与第三轮修志资料工作关系的再讨论》入选2020年首届全国方志论坛。《新时代年鉴读者群细分研究与编纂目标再认识——以<宁波年鉴>读鉴用鉴情况为例》入选《第二十次全国地州县年鉴研讨会论文集》。《打造年度地域信息价值高地——浅谈<宁波年鉴>探索精选精编之路》被《年鉴论坛(第九辑)》收录。

    

    《宁波月鉴》

    为党委政府提供及时高效的资政信息参考

    

    

    

    

    为做好资政辅治文章,全面服务中心工作,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于2021年1月起在全国率先编撰创刊《宁波月鉴》,逐月跟进记载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活动、重点工作。

    《宁波月鉴》每辑设置《关怀关爱》《时政要闻》《大数据》《重大项目》《权威发布》《央媒传真》《区县(市)》《部门动态》《最宁波》《四明志》《圆桌论坛》等常规栏目,下设《法规规章》《研究报告》《政策出台》《工作推动》《各项之最》《重要荣誉》等子栏目,并专门设计《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共同富裕先行市》等专题栏目,着重记录各区县(市)、市直部门的创新亮点及贯彻落实情况。

    每辑从各主要媒体、各单位报送资料中精挑选题、精编细校,封面聚焦当月重要活动。目前,已编印第一卷正刊12辑,党史学习教育、宁波帮特刊6辑,《这一年——干出争先进位新气象》年度专刊1辑,累计字数90余万,页码总数1500余页,收入条目近1100个。每辑专送市领导以及各区县(市)、各部门主要领导,并向各企事业单位和图书馆、档案馆、城展馆等赠送,累计近3万册。

    《宁波月鉴》提高党史地方志部门“以史鉴今”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其一经问世便以精准存史录事和及时传播发布“二合一”的组合特质赢得好评,众多读者对这本“小册子”表达喜爱之情并给予鼓励。去年4月27日,《宁波月鉴》被列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资料,这是全市史志成果的首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宁波月鉴》正刊、特刊连续设立《红色线路》专栏,推介5条“红色之旅”和52处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供各级党组织瞻仰参观。

    《宁波月鉴》为对外宣传宁波助力,定期向宁波籍两院院士和各地经促会赠阅。考虑到两院院士年龄普遍较大,为方便院士阅读,从第9辑起,专门制作大字版月鉴,精心选用对视力较为舒适的纸张和字体。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工程专家胡思得先生来信对月鉴高度肯定,他说,“在北京收到大字版的《宁波月鉴》,感慨万分!你们想得太周到了!倍感故乡的温情!祝《宁波月鉴》越办越好!”

    目前,《宁波月鉴》在全国行业内引起反响,有关经验已经在浙江省内复制推广,并被列为全省市县地方志成果转化应用优秀案例。

    

    推进指导各类年鉴 鉴存历史开创未来

    

    

    

    2012年,宁波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较早由政府层面提出并部署“一年一鉴”、全市综合年鉴编纂全覆盖等目标内容。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印发,编纂年鉴被确定为地方志工作“两全目标”之一。2016年,宁波市在全省率先提前完成“十三五”末要求的“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实现11部(包括原江东区)县级综合年鉴全覆盖,消灭了多年卷、内部出版等问题。2019年,在全省率先实现11部市县两级当年卷年内出版全覆盖的再升级目标。是年,宁波启动“争创名鉴”工程。2021年,《鄞州年鉴2021》《奉化年鉴2020》分别被获准参与申报全国精品年鉴和推荐参评浙江省精品年鉴。是年,宁波首次组织召开“三鉴一报”工作培训会,促进各类年鉴依法依规编鉴。目前,市县两级综合年鉴累计12种140余册。

    年鉴既是城市“形象册”,也是部门“记账本”。作为地方专业年鉴的《余姚统计年鉴资料》自20世纪70年代起编印,其他如《宁波金融年鉴》《宁波文化年鉴》等也较早开始编纂。

    近年来,宁波市通过制定出台全国首个专业年鉴工作办法——《宁波市专业年鉴编纂工作指导与管理办法》,确立编纂管理、框架拟定、资料搜集、内容质量、出版等七章50条规范,实现编纂主体进一步延伸至行业、部门、企业等,逐步形成专业年鉴扩面发展的格局。

    《宁波改革年鉴》《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宁波行政学院 宁波市社会主义学院年鉴》《宁波教育年鉴》《宁波公安年鉴》《宁波司法行政年鉴》《宁波交通统计年鉴》《宁波水利年鉴》《宁波文化旅游年鉴》《宁波体育年鉴》《宁波统计年鉴》《宁波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年鉴》《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鉴》《宁波致公年鉴》《宁波海事法院年鉴》《宁波保险年鉴》等坚持编纂、常编常新,宁波博物院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成为国字号年鉴。

    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北仑发电厂、宁波机场集团、宁波老年大学、宁波美术馆、宁波市第一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市摄影家协会、舜宇集团等高校、医院、国企、民企、社会组织编纂年鉴蓬勃发展,及时记录整理本单位的成长历史成为热潮。

    各区县(市)开展专业年鉴编纂试点,部分乡镇(街道)启动基层年鉴试编。

    目前,市县两级专业年鉴累计110余种近840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