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者均有很高的参与生态环保和绿色消费的意愿,这是绿色社区建设的良好基础。社区组织和管理是推进绿色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社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提升是推进生态社区建设的重点领域,但从“政府+社区管理+生态环保企业+社会公众”的多利益主体视角看,创建绿色社区还面临理念共识和知识不足、体制壁垒、社区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等诸多挑战。 理念共识和知识不足带来的挑战。绿色社区建设不仅要求居住环境的生态环保性,还涵盖了社区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的提升以及绿色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近年来,虽然公众的生态文明理念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对于绿色社区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直接表现为社区居民“知行不一”、消极参与,以及社区管理者重视物质居住环境、轻视绿色文化培育等现实问题。 体制壁垒带来的挑战。绿色社区内涵丰富,涵盖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多个环节,涉及发展改革、住建、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和街道社区等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和机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和《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虽然明确了由住建部门牵头抓总,但一些地方并未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难免存在职责不明确、配合不到位和效率不够高的弊端。 社区管理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社区管理能力关乎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的质量、活力和效率,目前,我国绿色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社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领域的管理能力,同绿色社区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靳敏认为,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创建绿色社区也将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需要宣传发动聚共识、强化共享促共建、大胆创新求突破,建立健全高效联动的创建机制,形成强大的创建合力。 (杨绪忠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