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2月2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冰雪故乡的歌吟者

    

    

    

    

    北京冬奥会的冰雪,让我想起了冰雪运动的故乡苏格兰,那片土地上生长的诗人罗伯特·彭斯。虽然彭斯去世两个多世纪了,但是苏格兰人民一直以各种方式怀念他们的诗人。

    苏格兰处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那里的人们热衷于冰雪运动。作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冰壶,就起源于14世纪的苏格兰。之后,随着苏格兰移民在全球范围内的迁徙和扩散,冰壶运动逐步在欧洲大陆和北美地区流传开来。冰壶运动在1924年法国夏慕尼第一届冬奥会上即成为表演项目,1998年第十八届长野冬奥会上正式成为比赛项目。

    在罗伯特·彭斯的诗中,多处写到了冰壶意象。1786年,彭斯写下诗作《塔姆·参孙的挽歌》。这首诗是献给一位名叫塔姆·参孙的泥瓦匠的,他是一位冰雪运动好手。彭斯曾与参孙一同外出打猎,参孙向诗人表达过自己想在百年之后葬在脚下这片原野的愿望。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但彭斯还是写下悼文刻于参孙的墓碑,同时向他献上了这首挽歌。在诗的第四和第五节中,诗人描写了冬季的到来:“冬天将自己用斗篷包裹,如磐石般将池沼束缚。”冬日里,池沼在低温中冻成了冰湖,如磐石般坚硬。正是在这片冰面上,“一大群玩冰壶的人开怀大笑”。而在下一节中,诗人回忆起参孙与冰壶运动的过往:参孙是一位投掷冰壶的好手,他的“拱卫”“投掷”和“穿插”实力俱佳——这三个动作都是冰壶运动的常见动作。在参孙的手下,那一颗颗砥石,犹如国王麾下的战车气势逼人,在冰壶场上发出阵阵“轰鸣”。令人痛惜的是,“但如今”,他正在“死神的边线上慢慢移动”。在最后这一句中,诗人借用冰壶比赛中的术语“边界”来形容参孙如同一颗已经出界的“砥石”。诗人将对故人的回忆与冰壶运动的意象融于一体,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感伤。

    在同年创作的另一首《想象》中,彭斯再次描绘了苏格兰民众开展冰壶运动的生动场景,他写道:“太阳结束了冬日,玩冰壶的人停止了他们轰鸣的游戏。”“轰鸣的游戏”正是指冰壶运动。

    彭斯出生于1759年,卒于1796年,只活了37个年头。诚如翻译家袁可嘉先生所说,“罗伯特·彭斯像一颗彗星,扫过18世纪后期苏格兰的高空”。彭斯也是袁可嘉翻译、介绍最多的两位外国诗人之一(另一位是爱尔兰诗人叶芝)。1959年袁可嘉翻译的《彭斯诗钞》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那年正是彭斯200周年诞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举行了纪念活动。袁可嘉先生的《彭斯诗钞》,连同他撰写的论文《彭斯与民间歌谣》,向这位苏格兰伟大诗人献上了一份礼物。《彭斯诗钞》1981年经修订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1986年又扩充为100首重印,累计印数达22000册。说到《彭斯诗钞》的翻译,还有一段插曲。1958年10月,袁可嘉和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同事,被派往河北建屏小米峪村接受劳动锻炼,有十个月时间,他住在一位姓张的老农民家里。当时正赶上热火朝天的“大跃进”运动,劳动强度大,生活又艰苦。袁可嘉是第一次下到北方农村,痛感中国农村之落后和贫苦,对国情开始有点切实的理解了,对农民的憨厚老实也有了切身体会。袁可嘉说,“那年冬天,农活不多,夜间无事,就捡起牛津版《彭斯诗选》来,觉得诗中的情调和眼前的环境很吻合,因此就译出了70余首,编成《彭斯诗钞》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印行,正赶上1959年彭斯200周年诞辰的纪念活动。”

    袁可嘉是位内敛的诗人,对于彭斯他却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1986年,袁可嘉终于有了一次走进彭斯故乡的机会。他不无激动地写道:“我是一步一步地逼近彭斯的家乡了,苏格兰人称这一带为彭斯乡(Burns Country),可见彭斯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很有点像孔丘在曲阜一带的情景,所到之处,无不有纪念诗人的碑铭、塑像和博物馆……”袁可嘉来到了彭斯出生地,走进了“彭斯茅屋”,这是一座以草篷为顶的三开间房子,陈列着当年诗人使用的马厩,做奶酪用的笨重工具,写字的小桌子等,纪念馆里还藏有诗人的一束头发和他设计的石头图章。在彭斯生前最后三年居住的小城邓弗里斯市,人们听说有一位研究彭斯的中国诗人来访,当地电台记者赶到现场采访,录音后于次日早晨新闻节目中播出,让袁可嘉一时成为这个小城的“新闻人物”,一上街就有人和他握手、要他签名。

    北京冬奥会,是体育竞技的平台,也是文化交融的契机。人们对于冰雪有一种出自天性的亲近和激情。大自然孕育了文化,冰雪故乡苏格兰孕育了伟大的诗人。北京冬奥会让我想起冰雪故乡的歌吟者彭斯,并感念出生于慈溪的著名“九叶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先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