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富先行


蔺草收割

竹笋开挖

浙贝翻晒

杖锡樱花园

小青龙养殖

    擦亮“五乡”名片 打造“五最”产业

    5000多年的农耕史积淀了海曙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从海曙农耕文化的原点——芦家桥这一海曙迄今掌握的最早人类居住地一路走来,海曙先民从稻作草编开始,以“耕作为本,泽被湖山”为宗旨,不断深挖传统产业的文化底蕴,已形成“中国蔺草之乡”“中国浙贝之乡”“中国竹笋之乡”“中国桂花之乡”和“中国樱花之乡”五张金名片。

    为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共同富裕,“十四五”期间,海曙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业文化,重点打造全国“文化最深的古林蔺草”“效用最好的樟村浙贝”“种类最多的杖锡樱花”“品种最纯的中华锦鲤”和“生态最优的稻田青龙”五大产业。

    文化最深的古林蔺草

    蔺草是海曙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天下蔺草,海曙八成”,从1998年起先后获得“中国蔺草之乡”“原产地标记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等荣誉。2020年1月,“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入选中国第五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迄今为止宁波市唯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海曙将加大蔺草种质资源圃保护力度,进一步挖掘“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的内涵。到2025年,在古林镇仲一村、前虞村、蜃蛟村、茂新村、三星村等地建立“蔺草—水稻轮作”示范基地1000亩,全区蔺草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蔺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目标迈进。

    效用最好的樟村浙贝

    浙贝母是著名“浙八味”药材之一,位列八味之首,在海曙区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海曙区樟溪河流域的章水镇、鄞江镇、龙观乡浙贝主产区,地处北纬30度植物生长黄金地带,多为低山缓坡,沙性土壤,有机质丰富,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孕育了道地的优质浙贝母。从2002年起先后获得“中国浙贝之乡”“原产地标记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浙江省道地药材示范基地”等荣誉。

    海曙区坚持“高效生态、道地优质”原则,将通过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数字化赋能和浙贝农业综合体建设等,着力推动道地浙贝母精深加工。到2025年,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年产值达到3亿元,打造成全球药效最强的道地浙贝主产区。 

    种类最多的杖锡樱花

    章水镇杖锡地处于四明山心,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为原生樱花的适生地,从2011年起先后获得“中国樱花之乡”“全国樱花一村一品示范村”和“浙江省樱花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目前,海曙区樱花种植面积1.3万亩,建立了种质资源圃100亩,樱花品种达102种,率先组建国家级樱花专业合作社并开展樱花苗木规模化栽培,促进四明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率先开展樱花种质选育,为城乡绿化提供良种壮苗;率先开展樱花景区和茶、竹、果园融合套种,建设樱花休闲农旅;率先开展樱花矮化培育,引导工程用苗向家庭园艺转型;率先开展樱花衍生产品开发,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共富。

    海曙区将依托樱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产业研究院,提升辖区樱花产业共富联合体,在单纯依靠苗木实现脱贫基础上,以全产业链开发带动低收入农户共同富裕,把樱花打造为“共同富裕树”和“乡村振兴花”。到2025年,继续引进樱花优新品种50个,樱花种质保有量位于全国前三;推广樱花良种1万亩;建设樱花茶园、竹园、果园、盆栽樱花、切花等基地10个。同时,通过食用樱花栽培基地标准化建设和樱花在食用、保健、化妆等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让最美樱花美在四明山水间、美在人民生活里。

    品种最纯的中华锦鲤

    中华锦鲤被誉为“观赏鱼之王”,唐代宫廷就有大规模养殖锦鲤记录,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位于鄞江镇金陆村的郭斌养鲤场通过对现有种鱼结构的不断补充,开展苗种培育流程的标准化设计,针对性地开展配对选育等方法,用近20年的时间超越了日本五代人(约120年时间)一直为之奋斗的种质资源提纯水平,成为国际锦鲤种质资源培育的典范。 

    下一步将通过全面数字化改造升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开展苗种培育对比试验、精子冷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保存库建设、完善配对选育的数据库建设等,到2025年,在亚洲第一锦鲤育种基地基础上把“郭斌锦鲤”打造成原种良种场,培育全球种质资源最纯的中华锦鲤。

    生态最优的稻田青龙

    “稻田—澳洲小青龙”(澳洲小青龙学名红螯螯虾)综合种养创新海曙水稻种植模式,该模式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结合有机肥、油菜籽饼肥代替化肥,稻虾共生期间,全程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农药使用量减少80%以上。小青龙亩均产值1.4万元以上,水稻平均亩产520公斤,稻虾种养亩均产值超1.8万元,亩均利润1.2万元以上。

    下一步将采取引示结合,加快推广力度;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化基地建设;绿色引领,倡导全程生态化种养,重点打造集士港湖泊河流域稻虾园基地3000亩。到2025年,全区“稻田—小青龙”综合种养面积达到5000亩。 

    

    

    与河姆渡同期 续数千年犹新

    海曙农业文化底蕴深厚

    从芦家桥的稻作草编中走来,海曙5000年农耕史走过沧海桑田,历经岁月沉淀,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从芦家桥的稻作草编到广德湖的柳浪长堤,从大西坝的舟楫林立到南塘河的商贾如云,一代代先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通过千百年的开垦劳作,终将枕山襟海的旷野泽国转化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膏腴之地。

    海曙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不仅来自尘封的文献,更源于民间鲜活的具象,鄞江庙会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传颂湖乡的田螺姑娘唯美传说、高桥会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古林米食出笼时的氤氲香气……这些生动传神的场景历久弥新,化作海曙植根乡土、乡村振兴的文化自信。

    位于古林镇西南三星村的芦家桥遗址是海曙区迄今掌握的最早人类居住地之一,称得上是海曙农耕文化的原点。考古勘探结果表明:芦家桥遗址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层文化层,属于“河姆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5000多年。遗址内发现有颗粒清晰的炭化稻谷和纹路明显的草席碎片等,证明至少在5000年前遗址所在的古林镇,先民就已经开始编织草席并开展稻作生产活动,这为“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县令王元瑋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它山堰,至今有1180多年历史,它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作为海曙西部水利枢纽,持续运用至今,灌溉着沿途近20万亩沃野,目前仍发挥着灌溉、阻咸、供水、泄洪等功能。2015年10月,它山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它山堰为海曙区农耕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被后人誉为“南楼北史”的楼钥(楼太师)伯父楼璹将自己所作的《耕织图》画册进呈宋高宗,内含21幅耕图和24幅织图,每幅图上有五言八句诗,图画严谨工整、简明易懂,诗句充满田园气息、悯农之情。宋高宗阅后大为嘉许,令刊行天下各州县。此图被后世历代帝王所推崇,屡次再版直至清代中期。《耕织图》是中国最早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对普及农业生产知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是中华农耕文化的瑰宝。

    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重新被委以重任的陆游,泛舟沿运河赴明州拜访两位故交——退休丞相史浩(居住在今天月湖竹洲)和杖锡寺的元衡禅师,春夏之交的明州风光和琳琅满目的应季物产令他心旷神怡,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州》:

    丰年满路笑歌声,蚕麦俱收穀价平。

    村步有船衔尾泊,江桥无柱架空横。

    海东估客初登岸,云北山僧远入城。

    风物可人吾欲住,担头蕝菜正堪烹。

    明清时期,南塘河支流的治理得到重点加强,平原地区江河交织如网,为农业发展和经济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形成大量濒水而生的河埠市镇。南塘河畔的南门三市,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外商埠。据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的史料记载,坊间“甬水桥里”逢农历初三、十三、廿三有市集,称为“长春门外南郭市”,俗称“三市”,南郊路上南货店、杂货铺、酱园、酒肆等各类商铺鳞次栉比,一到市集日,坐贾行商摩肩接踵,商贸繁华盛极一时。

    沿着先民的足迹,海曙人民以“耕作为本,泽被湖山”为宗旨,不断深挖传统产业的文化底蕴,先后获得了“中国蔺草之乡”“中国浙贝之乡”“中国竹笋之乡”“中国桂花之乡”和“中国樱花之乡”的称号。同时,海曙区的“黄古林”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王升大”“赵大有”“升阳泰”被认定为“浙江老字号”等。

    2021年是宁波建城1200年,“堰引它山之水,湖昭日月之名”是海曙农业献给这座千年古城的礼物;当下,海曙绵延5000年厚重的农业文化积淀,更是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根和魂。

    

    

    链接

    

    海曙五个“中国特产之乡”

    

    ●中国蔺草之乡

    蔺草是海曙区传统特色优势产业。1998年,海曙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蔺草之乡”;2002年,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2005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草编基地”;2011年,被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授予“中国凉席品牌之都”称号;2012年3月,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11月,被浙江省质监局授予“区域名牌”;2020年1月,古林蔺草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同年1月,“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入选中国第五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浙贝之乡

    海曙区章溪河流域的章水镇、鄞江镇、龙观乡是浙贝母的主产区。浙贝对于当地的老百姓来说,既是养活了几代人的致富产业,也是深刻印在记忆中的文化基因。2002年被农业部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浙贝之乡”;2005年,“樟村浙贝”被认定为“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2013年“樟村浙贝”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中国竹笋之乡

    海曙区拥有竹林面积约11.7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1.3万亩,主要分布在横街镇、章水镇和龙观乡等镇乡。其中横街有毛竹林面积5.4万亩,约占全区的50%,2003年被农业部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竹笋之乡”;2015年“大雷黄泥拱笋”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中国桂花之乡

    龙观乡桂花种植始于明清,兴于当代,村村有桂花,家家闻桂香,尤其以李岙村闻名,种植面积5000多亩,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四大系列50多个品种,2006年被农业部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

    ●中国樱花之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海曙区以地处四明山心的杖锡村为中心开始发展樱花苗木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市场培育,樱花种植面积近万亩,杖锡成为国内樱花的主产区。2007年,海曙区开始进行樱花种质资源收集,建立种质资源库100亩、种质102份,保有量全国领先;在苗木产业和种质资源基础上,近年来先后开展了樱花园观光旅游、樱花休闲农庄建设和樱花加工厂,连续举办14届樱花节,2011年被农业部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樱花之乡”;2012年杖锡村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樱花一村一品示范村”;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杖锡山樱花”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 

    

    撰文 朱慧娟 陈朝霞

    供图 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