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02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出台行动方案,构建“十线共富、百村未来、千村精品、万户示范、全域美丽”乡村整体布局——

乡村大花园 美丽图景徐徐展现


奉化青云村村貌。(孙吉晶 摄)

制图 韩立萍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宁波市高水平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根据方案,我市将以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为牵引,以共建共享全域美丽大花园为目标,以强化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供给为举措,构建“十线共富、百村未来、千村精品、万户示范、全域美丽”乡村整体布局,建设具有“江南韵、乡愁味、国际范、时尚风、活力劲、共同富”特征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高水平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更具品质;建成“一环十线”,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全覆盖,三分之二以上的建制村建成精品村,新增新一轮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5个、共同富裕示范带10条;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二分之一的区(县、市)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7以内,全市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建制村占比在70%以上;具有滨海风情、多彩四明、拥江揽湖、江南水乡等特色的宁波乡村大花园全面展现,新时代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我市将实施风景线、未来乡村、数字乡村、片区组团、乡村基础设施、乡村风貌塑造、村庄洁美、乡村善治、艺术赋能、共同缔造十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鲍明浩

    

    建设“一环十线”美丽乡村风景线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对接“精特亮”工程,优化美丽乡村整体布局,按照“一个规划、一条干线、一个主题、一链产业、一批美村”的要求,跨县域打造“一环十线”11条新时代美丽乡村风景线,引导各区(县、市)风景线集成。

    以中心城区城乡接合部为环线,围绕“都市田园、城市绿心”,打造“富美城乡环”美丽乡村风景线。

    依托滨海风情、多彩四明、拥江揽湖、江南水乡等特色,有机衔接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之路,系统串联沿线的美丽城镇、美丽河湖、美丽森林、美丽村庄、美丽田园,整体提升山、水、林、田、路、房等“六度空间”,差异化打造多彩农园、姚江人文、四明诗路、剡溪风情、生态绿谷、绿谷樟溪、蓝色海湾、滨海休闲、海韵渔歌、太白康养等10条美丽乡村风景线。

    

    建设100个以上未来乡村试点

    

    

    坚持党建统领,以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为核心理念,按照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主体风貌美丽宜居、主题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结合宁波乡村特质,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推动智慧医疗、社区文化和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救助、智慧养老、智慧托育等多跨场景应用落地,培育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示范。

    编制一村一方案,推动政策、资源、要素向试点乡村集成集约配置,迭代建设邻里、低碳、交通、治理等未来场景,成为都市乡村、田园城市的标杆样板。全市建设100个以上未来乡村试点。

    

    建设数字赋能应用支撑平台

    

    

    构建统一的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目录,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数字农业、乡村治理和监管服务三大通用性数字赋能应用支撑平台。加快乡镇5G基站建设,实现乡镇和重点建制村基本覆盖。

    整体推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社会救助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广泛向乡村延伸,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公厕管理、污水运维等农村人居环境领域数字化管理,“浙农码”赋码量累计在30万次以上。

    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打造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大数据5个、数字农业工厂40个、电子商务专业村220个,带动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300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80亿元。

    

    构建片区抱团发展新模式

    

    

    从组织、规划、产业和治理四个维度,积极推进片区统筹、产业融合、利益联结、共同参与的抱团发展新模式,实现强村带弱村。

    深化全域党建联盟,搭建片区内村与村、村与企业之间协商统筹、协调利益、协同发展平台,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

    推进片区规划联体,统筹片区土地利用、集中居住区建设、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片区建设规划,统揽片区的乡村建设。

    促进片区产业联动,推动生产要素突破建制村边界,实现充分整合流动,形成资源有效利用、产业相互衔接的共同利益链,提升片区产业竞争力。

    强化片区社会联治,打造“片区公约”、推行“片区共商”、做实“片区网格”,实现片区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机制。

    加快“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全市乡镇三级以上公路全覆盖、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全通达,建制村通双向车道占比达70%。

    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

    提高农村饮水水质标准,实现城乡同质。建设美丽山塘300座,新建美丽河湖50条,基本实现全域美丽河湖。

    新增体育公园20个、村级健身广场30个,建成农村15分钟健身圈。

    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完善农村瓶装燃气供应点设置,推进天然气管道向农村延伸,因地制宜保障燃气供应,提升农村燃气安全供应和服务水平。

    

    塑造提升乡村风貌

    

    

    强化规划引领,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建立规划留白机制,加强规划管理和农村土地用途管制,留好乡村发展空间。

    因村施策,分类编制城乡融合型、集聚提升型、特色保护型、梳理改造型等实用型村庄建设规划,提升乡村规划创意设计、功能统筹、产业融合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新标杆,新增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1000个以上。

    构建县域特色风貌总体设计、村庄设计、农房设计三级设计体系,因村制宜选择“大搬快聚”“微改造”、梳理式改造等方式,推进村庄有机更新。

    实施“十百千”农房改造工程,持续推广应用农房设计通用图,健全农房建设管理工作体系,建成省级美丽宜居村50个。健全农村危房常态化治理机制,建好美丽乡村标识系统,开展农村杆线序化,推进农村风貌管控常态化。

    

    村庄更加洁美有序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处理设施建制村覆盖率、出水水质达标率均在95%以上,接户率在70%以上。

    加快完善城乡一体、集成集约、运行有效的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强化农村回收利用站点建设,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质量和效果,创建农村垃圾分类典范村100个以上。

    开展农村公厕服务提升行动,实现“所长制”全覆盖,创建省级星级农村公厕1000座以上,普及无害化卫生户厕。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启动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行动,建成示范村100个以上。

    以“三清三整四提升”为重点,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确保乡村整治有序。

    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完善长效管理标准,推广物业管理等做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建设健康乡村。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健全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

    深化“村民说事”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制度,健全农村社会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互动的有效机制,保障好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省级善治村创建在60%以上。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和差距逐步缩小机制,推动农村加快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礼堂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农风、淳朴民风,县级(含)以上文明村镇乡比例在94%以上。

    健全乡村疫情防控、防汛防台、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农村消防等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应急广播和“雪亮工程”全覆盖,建设平安乡村。

    

    艺术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艺术家驻村、院校联村,以村民技能的当代创化、乡土文化的深耕转化、乡村闲置资源的价值激化为抓手,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全市新增艺术赋能村50个以上。

    引导村民利用乡土材料进行村庄微改造和手工创意产品制作,培养一批乡土人才。

    挖掘乡土文化,创建一批链接市民需求的乡味特色产品和体验项目,实现村民的创造与创业有机结合,打造一批村级文化品牌。

    全市新增农创客1万人。

    

    共同缔造美丽家园

    

    

    全面开展“人人做园丁、户户讲文明、村村是花园”美丽庭院建设行动,美丽庭院比例在35%以上。

    因地制宜推进农户围墙改造,有机结合乡村风貌管控,倡导使用乡土材料,引导农户建设通透式围墙、开敞式庭院,促进庭院内环境与外部空间衔接融合。

    推进村庄经营,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发挥农村产业资源优势,通过组建强村公司等形式,发展美丽经济及其配套产业。

    开展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暨“跟着节气游乡村”活动,推进农家小吃等乡愁产业发展,发布一批休闲养生、访古探秘、观光采摘、游学寻根等主题村庄和风景线,推出一批农事节庆、体育赛事、美食节等活动,培育休闲乡村25个,建设景区村庄2.0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