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张 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地阐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深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源自这些不同地域文化的积淀、传承、创新和发展。宁波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进程中,高校在传承宁波地方文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应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传承宁波地方文脉

    一是传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浙东学术精神。以宁波为中心的浙东学术传统,主要包括宋朝以杨简、袁燮、舒璘、沈焕为代表的四明学派,明朝王阳明创立的阳明学派,清初以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为代表的浙东史学派。这三大学派,有着内在的学术承绪关系,又以宁波为讲学中心地,构成了宁波人眼中的浙东学术。

    二是传承不忘初心、永远奋斗的浙东红色基因。历史上的镇海地处要塞,特别是面临外敌入侵,镇海军民奋起抗争,保家卫国,弘扬了爱国主义传统,尤其以“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最为典型,被称为“四抗”精神。浙东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南方七个游击战争根据地之一。其中梁弄镇横坎头村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惦记的革命老区。

    三是传承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的宁波商帮精神。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8月1日,在与包玉刚等谈话时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号召,海外宁波帮人士发扬自身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响应了邓小平同志的号召,表达了对故土的浓浓深情。如今在宁波有众多宁波帮人士捐助的项目,他们不仅为宁波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持,也为莘莘学子带来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丰富传统文化载体

    一是让校园戏剧艺术成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剧艺术,特别是近代的话剧和传统的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地方高校应扎根浙东,关注大时代、大题材、大事件,从剧本内容、舞台呈现、角色塑造等方面提升剧目的思想性、艺术性。以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为题材开展话剧创作,例如,以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张苍水、沈光文等浙东文化名人为题材,创作古装系列的校园话剧,生动展示浙东文化精神。

    二是积极打造“美育+思政”的文化育人新平台。近代以来的中国青年通过话剧这种形式,表达反帝反封建的主题,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革命历史题材戏剧的创作和排演,对于青年人的价值观、美学观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地方高校要在传承中创新,从光荣的革命传统中汲取伟大精神力量,从新时代中国伟大创造中捕捉创新灵感,使戏剧创演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使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是让感恩文化成为一代代莘莘学子的精神底色。宁波商帮精神厚植了广大青年学子感恩母校、反哺社会的精神价值,要让感恩文化激发青年学子创新的勇气和创业的意志,成为广大学子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创新创业的精神动力。“宁波帮”题材话剧的创作和排演,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广大学子感恩“宁波帮”人士、感悟“宁波帮”精神的思想境界提升。

    凸显文化育人功能

    一是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使命,能否有效传承创新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的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继承优良传统、延续文化基因、助力民族振兴。

    二是通过文化建设,教会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让青年一代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育人功能,丰富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育载体形式、创新改革教育范式,促使学生形成合情合理的文化观,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是整合高校学科优势和创作平台,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加强指导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音乐专业力量,加强对学生戏剧类社团的指导,为戏剧类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建立戏剧指导教师工作室,配强专业的制作人,统筹指导学生戏剧社团,开展创作和排演。实施高雅艺术交流项目,利用全国和全省高雅艺术进校园和宁波市戏曲进校园活动,积极引进浙江话剧团、浙江越剧团、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宁波甬剧团等专业院团进高校演出,还要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剧组到社区农村、到兄弟高校、到国家及省市知名舞台演出,向港澳台“宁波帮”人士展演,积极组织参加国际青年学生话剧交流等活动。

    (本文系宁波大学2022年度校级科研思政专项“将宁波地域文化融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党委宣传部、宁波市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