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化开展禁捕宣传(余建文 摄) |
|
捕捞水库养殖鱼(余建文 摄) |
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汪洋 今年2月25日,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省内八大水系实施统一禁渔。 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8大流域,涉及8大干流和64条支流,累计1030余公里,纳入禁渔范围。其中,苕溪和京杭大运河干流实施全年禁渔,其他水系禁渔时间统一为每年的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 全省“一盘棋”,内河流域阶段性实施禁渔,这是个历史性创举。“余姚江、奉化江是宁波的‘母亲河’。几年前,我们就考虑在余姚江主要水域实施禁捕,保护水生态环境。这次全省下达统一‘禁渔令’,可谓恰逢其时,有助于全面保护‘母亲河’,提升生物多样性。”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处相关负责人说。 3月1日0时起,我市多地渔政执法部门和属地政府联动,打响了禁渔“第一枪”。甬江流域实施4个月禁捕,将为宁波的内河治理带来怎样的变化?禁捕工作如何落到实处?市民吃鱼会不会受影响?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内河禁捕,为了什么? 根据规定,甬江流域禁渔区的范围为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以及这三条江的大支流,包括余姚江支流侯青江、最良江,奉化江支流鄞江、剡江、县江、东江,总长约248公里,涉及鄞州、海曙、江北、余姚等7个区(市)50余个镇乡(街道)。该禁渔区把宁波内河流域基本包括进去。 多年以来,市民对海洋伏季休渔政策已非常熟悉,但为什么省内的大江大河也要禁捕休眠?渔业部门表示,浙江八大水系统一禁渔,是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举措。因为水流是彼此相通的,长江入海口在上海,和浙江杭州湾距离很近,不少洄游性鱼类擅长进行长距离移动和海河之间的运动,像长江里的鲟鱼、江豚等,有时也会出现在钱塘江或浙江的其他水系里。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原居林表示,因为过度捕捞,栖息地遭受破坏,近年来浙江江河流域的渔业资源有所退减,表现为淡水鱼虾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变化,特别是鱼类的小型化。在上世纪80年代时,钱塘江拥有鱼类149种,而2018年调查发现的鱼类剩下122种。以前,河里的白鱼两年可长到条重750克到1公斤,但现在只有600克到750克的样子。 内河的鱼虾量少了、个头小了,捕鱼的渔民最有体会。年近六旬的陈可品是余姚江上的一名渔民,23岁开始下水捕鱼。老陈说,近10年来,余姚江里的鱼越来越难捕,以前一天能打二三十公斤鱼,现在能抓到5公斤河鲫鱼就不错了。“水质不稳定,河里的水草被打捞光了,鱼没地方放鱼子,加上有人偷捕,鱼越来越少。”这几年,老陈被迫做起了卖鱼生意,捕鱼倒成了“副业”。 “宁波内河的主要经济鱼类,像鲫鱼、草鱼、白鱼以及青虾等,繁殖季节基本集中在3月至6月。在这个时间段实施禁渔,能保护即将产卵的亲体及幼体,促进资源补充。”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负责人黄章伟告诉记者。 保护内河渔业资源,多年来宁波可没少花力气。2018年,为了保护余姚江水质环境和渔业资源,我市开展大规模的调查和清网工作,前后拆除了百余座船屋,并鼓励一批捕鱼户“洗脚上岸”。黄章伟说,当时有人提出,可否让余姚江彻底告别捕鱼历史,“以前的治理重点是余姚江水域,而这次全省‘禁渔令’,把奉化江流域包括剡江、东江、鄞江等支流也纳进来,保护面大大增加。” 内河禁渔效果好不好,如何来评定?省里制定了相关工作细则,对标志性鱼类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对水生生物变动情况,包括生活环境的情况进行监测评价,最重要的是从渔民捕捞情况,反映实际禁渔效果,从而形成完整的资源、生态、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 ◆内河禁捕,怎么管? 3月1日0时许,记者搭乘海曙区农业行政执法队的执法艇,与执法人员一道,沿着余姚江青林湾水域,开展“禁捕令”实施后的首场执法检查。执法人员打开探照灯,仔细巡查江面,看是否有人偷偷放网或违法电鱼。当天,余姚、江北、奉化等区(市)的渔政执法部门,均开展了相应的执法检查。 截至3月13日,全市累计开展执法行动103次,出动船艇68艘次,出动执法人员455人次,取缔违禁渔具220顶,查扣涉渔“三无”船舶7艘。鄞州、余姚、江北三地以及公安部门共查获电鱼案件6起。 经过前期摸底调查,目前余姚江水域持有捕鱼许可证的渔民还有145户。“根据规定,禁渔区域内,在禁捕期间禁止除娱乐性垂钓外的一切作业方式。”黄章伟介绍,这项规定对持证的捕鱼户“一视同仁”,不许放网捕鱼,否则按照违禁捕鱼处理。对此,渔民也表示理解。 要搞好内河禁捕,难点在于如何及时发现偷捕行为。海曙区农业行政执法队的三个仓库里,存放着30多条缴获的偷捕小木船、橡皮艇以及10多套电鱼工具、多种违禁网具等。执法队中队长朱英三告诉记者,偷捕特别是电鱼的人,一般在深夜出没,一旦发现有稽查人员,扔掉工具就跑,“我们去抓的时候,执法艇的大灯不敢开,要靠耳朵听来辨别‘敌情’。” 电鱼是对渔业资源的灭绝性打击,市民深恶痛绝。但在广阔的水域,要及时发现、抓捕电鱼者,难度很大。加上违法成本低,电鱼现象一直难以根除。为了落实甬江流域“禁捕令”,今年渔政部门祭出新武器。据介绍,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与铁塔公司合作,在甬江流域举报高发和重点水域安装26个摄像头,构建内河渔政智慧指挥系统。利用AI识别技术,即使在晚上,这套系统也能对水面作业行为进行智能识别,“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送到执法队员的手机上,第一时间处理。”此外,江北还在集中停泊点安装监控探头,实时掌握渔船停泊状态,强化渔船安全管理。 保持高频的执法强度,设立举报电话、组建护渔队伍,与公安(警航)等部门联动执法,利用无人机对重点区域开展夜间巡航,全天候打击违法捕捞行为……渔政部门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禁渔行动,并与公安、检察院等积极推进行刑衔接工作,依法严惩违反“双禁”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 ◆禁捕之后,吃鱼有何影响?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了保护水域环境,让鱼虾繁衍生息的意识。 在宁波人餐桌上,淡水鱼虾一直是重要“角色”。内河实施4个月的禁捕,市民吃鱼会不会有影响?日前,记者探访了鄞州、奉化的个别菜场,发现菜场里售卖的淡水产品,如鳙鱼、草鱼、鲢鱼等常见品类,都是养殖货。东裕菜场鱼贩小张告诉记者,他们卖的活鱼,都是每天一大早从路林市场批发来的。宁波市场上的淡水鱼,主要来自江苏、湖北、安徽等地,基本是鱼塘或水库里养的,宁波本地的养殖淡水鱼数量很少。 菜场里也有个别摊贩在售卖小鱼虾,如小河鲫鱼、鲶鱼等,自称是抓来的野生货。对此,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的渔业专家告诉记者,以往人们印象中的野生鱼,如马口鱼、光唇、土布鱼等市面上看得到的,绝大多数也是养殖的,“现在生态养殖的鱼品质不错,和野生鱼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没啥区别。” 之前,我市渔业部门做过调查,把余姚江流域的鱼虾捕捞量,放到全市淡水鱼虾的消费层面看,占比极小,几乎可“忽略不计”。渔业部门人士说,每年4个月的内河禁捕,对市民吃鱼影响不大。 “为防止有人偷捕偷卖,我们和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对接,加强对终端销售的管控。”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的曾科长说,短期来看,禁捕会影响有证捕鱼户的收入,但长远来说,随着禁捕措施的落地,严打偷捕,加上人工放流,内河的鱼虾资源有望快速恢复,渔民的产量也会高起来,最终还是受益的。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希望市民积极配合禁捕行动,在禁渔期拒绝购买野生鱼类。另外,虽然政府允许娱乐性垂钓,但垂钓爱好者也要讲究度,适可而止,不要把钓鱼变成一项生产性行为。“大家共同保护好甬江流域的渔业资源,让鱼虾休养生息,让江河‘活’起来。”该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