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1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当好地方“铁公鸡”

    

    

    易其洋

    

    上周五,全国两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幅达18%,是多年来少有的。退税主要是中国财政掏腰包,地方政府也得“凑份子“。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增添光彩。

    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首次提出“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的要求。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各级政府要坚决做到过紧日子。“坚持过紧日子”还被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有句谚语,叫“铁公鸡一毛不拔”,形容人十分吝啬。李克强总理赋予“铁公鸡”新意,也用这个比喻,又一次强调了“节用裕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让一些企业特别是量大面广、支撑就业人口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日子极其难过,甚至活不下去。政府实施倾斜性的帮扶政策,让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的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该给市场主体的钱,就一分都不能少。

    如果把政府财政比作一块蛋糕的话,那么,一个地方的“财政蛋糕”就那么大,分别切给政府和老百姓的,必然是此多彼少。这几年,市场主体日子难过,地方财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难,“财政蛋糕”越发难切。强调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可谓有的放矢。恰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帮扶。减税降费是在做减法,但实质上也是加法,因为今天退,明天就是增,今天的减,明天就可能是加。适度合理的减税降费,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让税收收入增加,已经被这几年的实践所证明。

    钱多之人,往往容易养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耽于享乐的习性。政府是由人组成的,能花可用的钱多了,随心所欲惯了,不仅会养成“崽花爷钱不心疼”心理,讲究自己“先享受起来”,甚至会处处与民争利。相反,政府部门当 “铁公鸡”,公务人员习惯于过“紧日子”,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甚至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胆敢乱花一分钱,低效无效支出,就会受到惩戒。这样的话,不仅有利于杜绝奢靡浪费、跑冒滴漏、损公肥私等陋习恶行,还会倒逼政府部门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减少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提高办事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甚至加快“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推动节约、廉洁、透明、高效政府建设。

    《荀子·富国》云:“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政府当“铁公鸡”,善过“紧日子”,节用是手段,裕民是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政府工作人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愧于人民公仆称号”。政府财政,靠税收得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然要先紧着“主人”——老百姓花。也就是说,我们的财政,理应是“民生财政”,紧政府宽百姓,克扣自己体恤民生。政府不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让政府财政成为“吃饭财政”“养人财政”,“富政府、穷百姓”,有钱先紧着“公仆”花。

    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自己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这绝非应对世纪疫情的权宜之计,而是我们的立党宗旨、执政理念和应当长期坚持的财政工作理念。认清楚了这一点,地方政府当“铁公鸡”,才可能心甘情愿、用心用力,而非不情不愿、消极应付。

    地方政府当“铁公鸡”,以“最少够用”为原则,把钱“花在明处、用在实处”,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难点和重点是加强监督。“铁公鸡”铁在哪里、怎么个铁法、铁得是否合理合法,账目要公开透明、一清二楚;财政预决算报告不能是“天书”“大写意”,要让老百姓看得懂、看得清。对于胆敢滥用纳税人钱财的行为,要严厉问责。

    地方政府当“铁公鸡”,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三公”经费,增加民生投入,藏富于市场主体,应该成为习惯和制度。地方政府如果能以当好“铁公鸡”为职责、为荣耀,用心用力,竞相比拼,那么,就像李克强总理说的,“退税降费的过程中,企业受益,效益增加了。可谓‘水深鱼归、水多鱼多’,这是涵养了税源,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往大了说,这也是在涵养民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