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达 知人善任、知人善用,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必备素质。一个称职高明的领导,是善于知人、用人的。知之深、用之准,事业发展;知之不多,用之不准,事业受挫。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关于如何知人用人的故事。 真知真用 刘邦是知人善用的高手。刘邦出身平民,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与竞争对手项羽相比,实力相差悬殊,差点在鸿门宴上送了性命。 但他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用张良出谋、韩信带兵、萧何保后,让吹鼓手出身的周勃、屠户出身的樊哙担当重任,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成就一代伟业。 毛泽东有句名言:领导者的责任,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在井冈山时期,陈毅已是红军高级将领,粟裕还是普通战士,但在淮海战役时,毛泽东主张调离陈毅,让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坚辞。毛泽东坚持把战役指挥权交给粟裕,并赋予其直接向中央报告情况的权力。因为,毛泽东深知粟裕是一个能带兵打仗的人。淮海战役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在用人上的英明。 假知真用 明明不知还以为知,并委以重任,很难不出乱子。赵括是个毫无实战经验的纸上谈兵者。当秦国派兵入侵时,赵王想当然地认为,赵括父亲赵奢是有名的战将,赵括熟读兵书,想必比他父亲也差不到哪里去,委任他为赵军统帅。结果,赵国四十万大军,一触即溃。 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他自以为了解马谡,贸然让他带兵守街亭,结果大败于魏军,痛失街亭。 不知不用 领导者还不熟悉、不了解一个人时,是很难委他以重任、给予重用的。 战国齐人冯谖穷困潦倒,无以维持生计,听说孟尝君好客,便投身其门下为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何爱好,他答没有什么爱好,问他有什么才能,他又答没有什么才能,这让孟尝君怎么用他呢?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冯谖被晾在一边,没事可做,待遇很低。其他门客也看不起他,常到孟尝君处告他的状。冯谖则常倚着柱子弹着剑发牢骚,说什么“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 有些自恃有才的人,不是从小处着眼,小事做起,让领导了解熟悉自己,而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干,久而久之,默默无闻,虚度一生。 不知亦用 知人用人其实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一个高明的领导者明白:用中才能知,知后才能用。的确,一个人的才能并非生而带来,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出来的;领导者对一个人才能的了解,也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发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领导者在不知情况下的用,只是小用、轻用、试用,而不是知后的大用、重用。 前面说到的孟尝君,就是这样的领导者。面对自称无任何爱好、无任何才能的冯谖,孟尝君当然不敢大用、重用,但收收租金和利息的小事应该没有问题吧。于是,派他到自己的封地薛地走一趟。 临行时,冯谖问主人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随口答道:“你看着办,家里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回来。”冯谖到薛地后,将所有的债券焚烧,空着手回来。孟尝君心中不悦,似有责备之意,问怎么没有买回来什么东西,冯谖说,家里什么都不缺,我把最缺的“义”买回来了。 不久,孟尝君的相位被齐王罢免,他回到封地,却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和拥戴。孟尝君这才明白,冯谖为自己办了一件大好事,从此更加信任重用冯谖。冯谖也不负所望,为孟尝君出谋划策,提出“狡兔三窟”的谋略。孟尝君因冯谖之谋,重返政治舞台,名扬史册。 知而不用 明知有才,弃之不用,世上还有这样的事? 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缘于两种情形:一种表现为功高震主,恐致政局不稳。“狡兔死,走狗烹”的场景在历史上重复出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王夫差后,为越王立下大功的范蠡深知此道,悄悄离开朝廷,隐居他处,得以善终。另一位功臣文种以为,越王会继续重用自己,却不幸断送了性命。刘邦、朱元璋在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后,大开杀戒,大批开国元勋死在他们的刀下。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了巩固政权,防止“黄袍加身”出现在他人身上,则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等一批军事将领解甲归田。宋朝也由此走上重文轻武之路,最后招致外敌的入侵。 另一种知而不用表现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有的领导者担心用能人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和威信,在本地区、本单位大搞“武大郎开店”,对有用之才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还有的领导用人唯亲不唯才,明知某人有才,因不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弃之不用,偶尔用之也是利用而非真用。在这种情形下,那些有用之才要么另攀高枝,要么长期受压,难有出头之日。 上述五种用人方法,反映出领导者不同的素质:真知真用,职责所系,事业有望;假知真用,失职失察,贻害无穷;不知不用,人之常态,不足为怪;不知亦用,高明之举,有利于发现、培养和锻炼人才;知而不用,心术不正,不利事业。 请问大大小小的领导者,你属于哪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