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钱湖深处的白云寺 藏着一位宁波籍日本“国师”的无畏精神

东钱湖城杨村大梅山麓的白云延祥禅寺(史骅 摄)

    

    

    

    

    程万军 

    

    无学祖元禅师(1226~1286)是我国禅宗史上的一代高僧,同时也是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史上的一代使者。

    无学祖元出生于鄞县的许氏之家,早年在出家哥哥的规劝和伯父的带领下,来到杭州净慈寺,从北涧居简禅师得度,后又投径山万寿寺的佛鉴禅师门下钻研佛法。1263年,出任东钱湖城杨村大梅山麓的白云延祥禅寺住持。

    祥元二年(1279年),无学祖元离开宁波,东渡日本,出任建长寺的第五世住持,后创建了圆觉寺,无学祖元任开山住持。弘安九年(1286年)9月3日圆寂,时年61岁,谥号“佛光国师”。无学祖元奠定了日本临济禅的基础,他所传的临济禅,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关于无学祖元,最具传奇性的故事是“独守寺庙喝退蒙古兵”。

    1279年,南宋灭亡,蒙古铁骑入主中国全境。蒙古铁骑南下,进逼温州,指向雁荡山能仁寺,此时寺住持正是无学祖元。众僧逃离,只剩住持一人,蒙古兵冲入寺庙,挥刀架在他脖子上,喝令降服。无学祖元面不改色,坦然诵诗:乾坤无地卓孤筇,喜得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剑,电光影里斩春风!

    蒙古兵被这个气势震撼,收回兵刃,悻悻而去。这段传奇在日本僧人天岸慧广的《佛光国师语录》里可以找到记录。这本书对此描写得更为具体:面对屠刀,禅师一不逃,二不慌,他端坐禅堂,泰然自若。并高颂诗歌,向杀手坦陈心迹:天地间虽然没有一根竹子站立的地方,可是我也早已经把人世看空;收起你的宝剑,放下你的威风。不管你有多么快捷的刀法,砍下的不过是一缕春风。

    生死一线之际,无学祖元笑对刀剑,为何有这种无畏精神?

    无学祖元是从宁波起步修行的。宁波既是中古时代欧亚大陆东部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传教者的首选之地。日本的遣唐使在这里登陆,宋代日本僧人也在这里开始求学。在这里,无学祖元眼界视野得到开阔,可以说是见过大世面的僧人。

    这是从环境来说。另外,从“内功”来讲,无学祖元之禅修的“临济宗”,具有鲜明个性。它主张绝对自由的主体精神,行事不依佛祖不依经,只依从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人皆可为佛”“直教个个如狮子”,可谓刚性十足。

    这些教诲,对于普通平民而言,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精神源泉,所以广受世俗社会俗家子弟的追崇。特别是南宋时期,临济禅成为难得的“阳刚”补给,对于中国人抗击金以及蒙古人凶猛的进攻,确保半壁河山,起了很大的精神鼓励作用。

    我们所熟知的岳飞、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文天祥等都是临济禅弟子。从流传的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的词句中,我们仍能感受临济宗那种“五逆闻雷”的刚烈宗风。

    无学祖元虽然是个出家人,但对国家兴亡并没有超然物外。蒙古铁骑杀一个徒手僧人不费吹灰之力,但最后之所以没杀他,大约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佩服——佩服大师的镇定和勇气。而且,因为蒙古部落信佛,所以蒙古帝国内僧侣地位比较高,在蒙元将全中国“人分十级”中,僧人位列第三,仅次于官吏。蒙古贵族统治者对僧侣普遍敬重,这大概也是无学祖元幸免于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奇迹般地“击退”了蒙古铁骑,但国破,寺庙也不能成为避难所,所以无学祖元必须选择下一站。恰好此时,一份来自日本的邀请函到了。无学祖元受日本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时宗邀请赴日。

    在古代日本,国家政权多为武将控制,天皇为虚君,尤其是中世纪以后,幕府把持了国家政权700年。幕府有一个重要职位,就是“执权”,是当时日本第一号人物。

    无学祖元到日本后,和北条时宗交往甚密,感情深厚。在入主当地的建长寺当日,北条时宗就“亲执弟子礼”,拜无学祖元为师,后常以各种形式向他参禅问道,请益求法。

    无学祖元也经常应北条时宗之邀,应请说法,尺牍往来,相互礼赠诗文物品。北条时宗去世后,无学祖元又为其下火及祠堂入牌法事,是名副其实的日本国师。

    1286年,无学祖元圆寂后,日本天皇敕谥“佛光国师”,并由后光严天皇加溢“圆满常照国师”。

    人们或许听说过日本的武士道与武士道精神,听说过日本武士道的魂魄就是生死毫无挂碍、临阵彻无恐惧。宋末元初前往日本弘扬临济禅法的无学祖元,他的那种大无畏精神,也影响了日本的武士道。

    现今,日本一些禅林寺院和博物馆收藏的无学祖元墨迹,不仅是研究无学祖元的重要史料,也成为价值不菲的文化财富,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史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