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瑄 通讯员陈晓众 李红新)北仑一家企业的数字化车间扩建项目即将通过环评。搁在过去,这个涉及主体、辐射等多个生态环保事项的项目,从被受理到获得批文至少要半个月,如今时间上可节省一半。这得益于市生态环境助企惠企“十条”中关于项目审批服务保障的创新举措。 “这几年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开展环境准入制度改革试点,通过‘自我革命’大幅提升审批时效,推动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处相关负责人说。集成建设项目“多评合一”是“十条”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的一项重要措施。“比如说,同一建设项目涉及陆域环评、海洋环评、辐射环评、入海排污口设置等多个生态环保事项的,纳入一个环评文件,开展一次审查,出具一个批复,可以大大节省企业的审批时间和成本。” 目前,我市各地正在积极推进集成建设项目“多评合一”。记者了解到,集成项目环评还包括对位于已开展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简化环评编制内容,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开展“打捆环评”等。 去年起,北仑区在小微园区“绿岛”模式的探索中试水“打捆环评”。“对区内工业集聚区(小微园区)及入驻企业属于同一园区、同一类型或者同一产业的项目捆绑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单个项目不再重复开展环评。”北仑区行政服务审批中心生态环境窗口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打捆环评”,企业规范入园是基础。近年来,北仑先后新建6个小微园区,推进实施了22个已建小微园区的整治提升。 “过去一家企业环评要4个月,现在10家企业‘打捆环评’,一个月就能完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北仑万洋众创城招商负责人颜乾庆感慨,去年年底前园区78家新入驻企业都通过“打捆环评”实现“交房即可投产”。按照计划,北仑今年将完成4个新建小微园区总计112家小微企业的“打捆环评”。 据悉,为了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条”还提出,实行审批调度制度,畅通市级及以上重大项目环评绿色审批通道,试行项目环评容缺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