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鄞州

实现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良好开局


宁波中车产业基地

尚进自动化研发场景

东钱湖乡村振兴绘新篇

东部新城

    

    

    唯有争朝夕,方不负韶华。

    过去一年,围绕“全省当标杆、全国争一流”,鄞州坚定不移当标兵、攀新高,深入开展“三大行动”“五大战役”,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标杆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位列浙江省各县(市、区)第二,全区经济社会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展现强大韧性。

    2022年是鄞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标杆区的起势之年,也是鄞州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的起步之年。站在这个关键节点上,鄞州铆足干劲、找准赛道、蓄势腾飞。

    “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市委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步推进‘七创争先’,奋力攀高进位,率先打牢高质量之基、激活竞争力之源、走好现代化之路,实现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良好开局。”鄞州区主要负责人表示。

    

    招大引强 优化营商环境激活“一池春水”

    

    

    全球零售商巨头美国开市客(Costco)浙江首店落户鄞州,已完成基础施工,正在进行钢结构搭建,预计明年开业;作为鄞州制造业“大块头”代表,日月重工冲击高端市场,正在同时推进两个重要平台项目,分别用于燃气轮机、火箭发动机研发生产与核电装备及高端机械装备研发生产;总投资20亿元的拓普汽车项目部分厂房已竣工投产,将引领鄞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新发展……以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为牵引,鄞州厚植经济增长后劲,今年目标加速区级120个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382.8亿元。

    坚持“做大育强”和“招大引强”两手抓,鄞州招商引资见质见效。去年全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228亿元,总量分别排名全市第二、第一。开年以来,鄞州瞄准工业稳增长目标,工业投资率先发力,今年1月至2月完成工业投资约8.5亿元,同比增长13.5%。与此同时,聚焦精准招商,靶向招引优质项目,1月至2月内外资均提前实现“开门红”。

    引聚“俊鸟”来栖,离不开鄞州营商环境跃升的“磁铁”效应。日前,针对一站式集成服务为企业快速开具合法合规证明,鄞州在“浙里办”上线“企证通”创新应用,17个部门20个事项一键申请,整体用时从改革前的近1个月缩短至2个工作日。这是鄞州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在浙江省工商联今年发布的《2021年浙江省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鄞州总评分位列全省第三,其中,创新环境在44个工业大县(市、区)中拔得头筹。今年,聚力共建一流营商环境,鄞州将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好办易办”,构建基层“一网通办”服务系统,统筹招商、守商、优商,力争为企业减负50亿元以上。

    重大项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今年,该区还将深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平台招商等方式,着力在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企业,重点引进软件信息、科技服务、金融保险、航运物流等领域企业,全年力争引进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强二优三” 主导产业双轮驱动提能造峰

    

    

    “每年公司都将年销售收入的8%至10%用于研发,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良性循环。”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伏尔肯与国内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创建国家级示范院士工作站,一跃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以来,企业半导体领域用3D打印产品销售持续增长,订单纷至沓来。

    以企业为主角,鄞州制造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在这背后,是企业梯队建设、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合作深入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动,“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提供肥沃土壤。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鄞州全区R&D经费支出65.6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9%。

    工业制造提质升级,服务经济蓬勃发展。鄞州做优做强港航服务、现代金融、现代商贸、会展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成功吸引国内最大第三方船舶管理集团旗下洲际船务(宁波)有限公司落户,打造硬核“无水港”,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保持全市第一,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总量均居全市第一。眼下,随着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入选首批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该区楼宇经济迎来二次腾飞,去年全年新增总部企业10家,新认定专业特色楼宇3幢。

    聚焦“强二优三”,鄞州区深化实施动能倍增行动,加快补链、延链、强链,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如今的鄞州,主导产业双轮驱动,新兴业态加速发展,累计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7个,数量全省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高新技术企业645家、上市企业22家,总量均为全市第一。

    今年,鄞州将持续巩固工业制造,推进产业链主体培育和上下游共同体建设,争取创建产业链共同体企业2家,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深入实施“343”现代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重点实施“1330”商贸平台提能攻坚行动,即打造全市首家“千亿级”大厦,打造百亿楼宇12幢、百亿特色街区1个、百亿商圈1个,打造税收亿元楼宇30幢。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特色航运物流集聚区,深化政银企协调对接,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2家。

    

    城乡一体 “全域融合创深”共富先行示范

    

    

    

    作为全省首批、宁波首个落地的未来社区,明楼街道和丰未来社区通过构建未来邻里、未来教育等九大场景,为全市旧改类未来社区创建提供试验田;锚定创建宁波首个现代都市型碳中和综合示范区,下应街道湾底村正在加快数字化建设,设立乡村智慧运营中心……今年以来,鄞州聚焦城乡品质提升,统筹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未来工业社区等建设,当前全区共有8个未来社区项目被列入省级创建名单,数量全市第一。

    全面融入宁波“拥江揽湖滨海”城市发展战略,鄞州高起点推动新一轮城市发展,实现了都市新极核的聚合叠加,城乡面貌华丽蝶变。过去一年,鄞州完成拆整3358户172.46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完成量超过前三年拆整总和,小城市集成开发取得突破,成功引入百度全域自动驾驶应用标杆项目,城市全域更新扎实推进,产城一体有序融合。

    与此同时,鄞州成功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姜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瞻岐渔业、水果特色农业强镇,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村超百万,入围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三清单”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强村富民目标不断达成。去年鄞州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797元和47093元,年均增长均为8.3%,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逐年缩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新的一年,聚焦全域整治,鄞州正在绘就城乡发展新画卷。以“精特亮”创建为抓手,持续推动东钱湖幸福水岸风景线等4个市第二批“精特亮”项目,开展居住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启动老旧小区改造240万平方米以上,拆整城中村175万平方米。聚力实现强村富民,全力推动种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面升级,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探索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流转、终止退出等政策,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撰文 王博 徐庭娴   供图 鄞州区委宣传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