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惊鸿 【核心提示】 四明山区在宁波境内横跨余姚、奉化、海曙三个区(市),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肩负“浙东绿肺”和“宁波大水缸”的双重使命。近年来在重视生态保护的同时,四明山区村庄空心化、老龄化严重、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平衡好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做好四明山区保护利用工作,代表委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人物名片】 沈岳明 市政协委员、宁波市明凤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严亚芳 市人大代表、浙江金峨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李行伟 市人大代表,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你们近期孵化箱可以准备起来了,底下铺的最好用河沙。”这一阵,沈岳明一直忙着做甲鱼产卵、放苗的准备工作,并同余姚四明山区的农户们保持联系,为他们养殖甲鱼提供苗种和技术指导,热心为他们解决销路问题。 作为土生土长的余姚人,沈岳明一直十分关注四明山区的发展,在他看来养殖甲鱼不失为一条双赢的山区发展路径。一方面甲鱼产业附加值高,投放甲鱼,有利于村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甲鱼以水生生物和行动迟缓的鱼类为食,放养适量甲鱼,还可以改善水环境,一举两得。 老区要发展,农民要致富,激活要素是关键,沈岳明希望金融机构能进一步扩大农企抵押物范围,并指定专业银行和农企开展试点,以期在创新贷款流程、配套措施、风险处置等方面积累经验。 严亚芳认为做好四明山区生态保护工作是发展四明山区的前提条件。开发保护与农民增收并不矛盾,应该两手抓两手硬。 从20世纪80年代起,奉化溪口四明山区的农民靠山吃山,发展花卉苗木业实现脱贫致富。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四明山实施“退花还林”政策,坡度25°以上为禁止开发区域,以逐步修复生态。 “摇钱树”没了,如何助农增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严亚芳建议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对复耕土地,在保证一季作物的情况下,探索发展增种作物效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如“林+菌”“林+药”模式等,并适当给予政策补助;同时引导扶持四明山区各村立足自身资源开展一村一品“二次创业”,创建四明山农产品品牌以开拓市场、提升附加值。 位于四明山东麓的海曙区章水镇,为保护当地水资源,于去年搬迁、关停了库区内所有企业。李行伟坦言,如今库区产业结构极其单一,第二、第三产业占比极小,群众就业岗位极其缺乏,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导致章水镇空心化十分严重。据统计,该镇现有60岁以上人口8000余人,占比近50%。为此,李行伟认为找准平衡点至关重要,希望上级部门能全力打好“生态牌”,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出台经济发展政策,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加大结对帮扶力度,提供能够长效发展的帮扶项目;根据水源地保护区的合理承载量,在市级层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营项目、客流量进行合理控制和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