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瑄 通讯员王璐 吴滢)启动20个省级以上无异味园区创建;完成13个镇(街道)、23个工业园区、80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市本级和5个区(县、市)建设省级“无废城市”……记者近日在相关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加快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科学治理精准治污,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宁波”。 “建设‘大美宁波’首先要瞄准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将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为抓手,整治“低散乱污”企业1500家,淘汰落后产能,在全市推广小微园区“绿岛”模式,加快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还将全力推进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评碳排放评价国家改革试点,计划申报省级低(零)碳试点45个,探索开展企业碳资信评级体系建设。 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上,今年我市要出“重拳”,擦亮生态环境质量底色。实施“清新空气示范区”提质工程,完成200家以上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老旧柴油营运货车。实施“甬有碧水”水质提优工程,以流域为单位系统开展生活、工业、农业污染治理,持续改善市控以上断面与三江主要支流水质,并推进梅山湾“美丽海湾”试点建设。实施“无废城市”建设示范引领工程,推进12个固废处理设施或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建设,新增危废利用能力10万吨/年。 “大美宁波”建设要治理服务并重。今年我市将推进“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在大榭、梅山、综保片区拓面,实施项目环评“多评合一”机制;施行初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制度,确立和培育执法正面清单企业1123家。“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旨在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这名负责人说。 据悉,今年我市还将新建水质、噪声、碳排放自动监测站点80个以上,完善环境智能监测监控体系。建立健全部门间应急联动协作机制,持续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示范全省的环境应急“三库一队”样板工程。
|